政法委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经验材料
及时化解农村土地纠纷 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县委政法委员会(2007年1月29日)
近年来,随着“两补一免”有关政策的实施,农村土地矛盾日益突出,因土地纠纷上访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与日俱增。2005年全县农村信访总量733件,进京上访案件24件36人次,均创历史最高。面对农村稳定的严峻形势,我们**县委政法委在县委的领导下,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依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县农村信访总量512件,同比下降30.15%,进京上访13件25人次,同比分别下降45.8%和30.56%。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排查,找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
农村土地纠纷情况复杂,容易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及时准确地搜集和掌握动态性、预警性情报信息,尤为重要。我们重点开展了“三排查”。一是编织排查网,层层排查。我们在全县135个行政村设立维稳信息员,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并上报到乡镇;在20个乡镇(场)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每个中心确定一名维稳信息员,对村级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和上报;在县成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对全县维稳信息进行综合汇总、梳理分类、归口调处,形成了一张延伸到乡镇、村屯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2006年1月,古龙镇共荣村信息员在排查矛盾时了解到,有4个村民小组新增人口较多,尽管当时要地苗头还不明显,但随着土地收益的增加,极易引发大规模上访,信息员将这一信息及时上报,县乡两级及时对事态发展进行监控。3月份,有部分农户开始准备上访,由于我们事先制定了调处预案,掌握了主动权,将这一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一年来,我们共排查出各类信息430条,其中涉及土地纠纷的有285条。二是建立信息库,滚动排查。我们将排查出来的不稳定信息,按照重要、次要、一般三个档次进行归类,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以乡镇为标识,建立覆盖全县的矛盾排查信息库,实行微机化管理。对一般的信息每十天重复排查一次,次要信息每五天排查一次,重要信息每三天排查一次。三个档次的信息随着矛盾的发展和调处结果随时进行调整,直到矛盾调处结束为止。一年来,信息库共存放信息450条,其中重要信息120条,次要信息105条,一般信息225条。450条信息中,滚动排查最多达30次,最少10次。截止2006年12月末,次要信息和一般信息全部调处完毕,重要信息调处完毕95%,这些调处完毕的信息,全部退出信息库,装卷归档,剩余5%重要信息经过调处已转为一般信息。三是开展会战月,集中排查。春、冬两季是农村土地纠纷的多发期,也是农民上访的高峰期。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分别于2006年4月和11月,开展了两次以整治土地矛盾纠纷为重点的排查调处会战月,成立了由政法委牵头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工作组,深入重点乡镇、村屯,对重点案件进行面对面调处,共排查调处矛盾127起,成功率93%,稳定率达95%。
通过“三排查”,基本摸清了全县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由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第一,政策调整所致。“两补一免”政策的实施,土地收益提高,一些因为没有得到承包地的农民或认为得到承包地偏少的农民提出了承包土地的强烈要求;第二,不规范操作所致。少数基层干部对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握不准,在土地承包中违规操作,承包不规范,引起部分农民不满;第三,官僚主义所致。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民上访问题重视不够,回避推诿,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通过分析,为我们进一步化解
政法委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经验材料
本文2007-10-07 12:16:0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445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