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2007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2007年7月26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扩大)会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关于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___时的重要讲话、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推进新跨越,建设新___”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小康和谐魅力新___三大目标,坚持发展为先、项目为纲、民生为要、落实为重,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整体呈现出和谐、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城乡经济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始终突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抓产业、抓招商、促发展。止6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9.6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4亿元,增长25.2%;地方财政收入3.43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8元,增长14.4%。工业经济在优势行业的强劲拉动下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36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4%;工业产品销售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91.3%。狠抓节能减排,遏制了能耗增长的势头,主要污染物排放同比减少5.2%。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设项目的强力带动下有效推进。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70项,累计完成投资76.68亿元。53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已有47项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8.85亿元。平定、西长凤高速、大柳煤矿、煤制甲醇、___电厂二期、崇信电厂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通水、通电、通乡油路、通村等级公路、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及生态环境建设等进展良好。城镇化建设在攻坚破难中有了新的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以“一带两区三园四路五建”为重点,完成投资2.2亿元,6县县城开工基础设施项目28项,完成投资6224万元,村镇建设和312国道沿线综合整治全面展开。招商引资在扩大开放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先后与天津、安徽、广东等地的大型企业建立了联系渠道,积极组团参加“西洽会”等全国性经贸盛会,引进各类招商项目84项,到位资金7.3亿元,同比增长22.3%。四大产业在深度开发中实现了提质增效。全市原煤产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18%和28.53%,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增长4.5%和7.4%,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8%和33%。新植果树经济林19.1万亩,有效扩大了果品标准化基地、出口备案基地和绿色基地,实现果品出口创汇110万美元。新建、改扩建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3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抗旱减灾中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开建示范点75个、“三清五改”示范村100个。特别是面对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全市上下坚持主动抗旱,全民抗旱,共争取各类抗旱救灾经费1535万元,社会各界捐款850万元,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等基本生活。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发展劳务经济,完成翻耕改种62万亩、复种130.6万亩,输出劳务41.7万人(次),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510元。
二、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坚持和谐抓民生,以办实事为重点,进一步夯实和谐基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成立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选派266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创业,实施科技项目111个。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消除d级危房2.7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8.2万平方米,省上在泾川县召开了现场会。___工业中专申报已通过省上审批。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7.4%。市医院综合楼、乡镇卫生院等项目进展良好。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28‰,农村计生率达到85.42%。民生工作成效明显。全力落实省、市向人民承诺的实事,建成6处安全饮水工程, 6条通乡油路,12条通村油路和水泥路,开工建设通村等级路61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平均参合率达到90.3%;启动了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济困病床277张,落实了财政补助经费;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供给。制定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细则》,___城区728户低收入家庭通过享受廉租房政策改善了居住条件,市、县(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展良好。千方百计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就业、社保、民政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21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0人,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704户;社会保障参保人数达到26.67万人,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万人;低保标准连续3年增长10%,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5万人,城乡14.3万名低保对象和9987名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拓展,有效救助城、乡大病患者5.2万人(次)。启动综合治税工作。成立非税收入管理局,规范了非税收入的征管,市直“菜蓝子”全部纳入财政供给。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方面占33.9%。社会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法律等服务进村庄、进社区。依法稳妥解决了民族宗教方面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全方位深化平安创建和“三基”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市信访总量呈下降态势。认真开展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餐饮等行业监管,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三、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设魅力___的灵魂,努力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认真实施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村镇、入社区”战役,开展理论对谈50多场(次),扩大了理论学习的覆盖面。坚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专题辅导5次。围绕推介崆峒山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在兰州举办两次新闻发布会,与___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魅力崆峒”电视晚会。中央、省级新闻媒体报道我市各类典型经验480多条,推出了王德良、禹宏、张晓等一批先进典型。深度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启动了第二届崆峒文艺评奖工作,完成了《魅力___》画册编辑,历史电视片《皇甫谧》即将开拍,邀请著名词曲作家创作了《崆峒之歌》系列歌曲;组织实施了“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___纸织画等10多种地方特色产品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受到好评。组织开展“百乡千村”文化对口帮扶活动,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暨崆峒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进展良好。打造“四大文化名片”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深入推进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了特色文化名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和省级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组织实施了诚信单位、和谐机关、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等一系列文明创建,广泛组织了“庆五一”、“迎七一”等各类群众性节庆活动,营造了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市委中心组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___时的重要讲话、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省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了常委会集体领导的工作机制,提高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加强对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建立了市级中共领导与各界党外人士联系制度,团结、协调、风正、心齐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顺利组织了县(区)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完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调整加强了部分市直班子,工作节奏和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开展新一轮“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799名、党员3.1万名。组织开展市管拔尖创新人才评选工作,落实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党外人士“人才库”和党外后备干部电子档案。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四个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十乡百村千户”党建典型创建活动,抓建基层党建示范点1256个,发展新党员1800多名。建成了137个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新建外出务工流动党支部52个、党小组73个。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完善了以六个重点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为主的目标责任机制、一线工作机制、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各级领导带头跑上去、争回来,走出去、引进来,沉下去、干起来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形成。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纪委有关《规定》,完善落实有关廉政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和考核制度。深入开展“四个专项治理”,启动了“万人评议政风”活动。健全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对财政预算等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公示,全面推行了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共摸排案件线索42件,查处31件,党纪处分35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半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完全符合中央、省上精神,符合___实际,成为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集中领导力量,突出攻坚破难、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小康___建设,必须把项目、招商、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全方位、多层次地全力推进;加快和谐___建设,必须把重民生、办实事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不断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魅力___建设,必须把干事创业作为___人的第一魅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扩大聚集人气、财气的洼地效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努力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
市委常委会认为,上半年全市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必须审时度势,统一认识,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差距,给实现全年目标提出了挑战。尽管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两位数,但gdp没有实现过半目标,7县(区)发展也不够平衡;特别是农业增加值同比下降,降幅达到8.8%。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资源性特征,增大了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风险。以煤电为主体,建材水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梯次跟进的工业格局,仍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装备制造业缓慢恢复,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档次不够高、拉动力不强。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基础配套严重滞后,产业集群培育基本没有大的突破。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结构不合理,配套资金到位滞后的问题,21项亿元以上项目,15个集中在公路、煤电和城市建设方面,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及其它新兴行业的项目较少,工业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24.1%。招商引资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工业集中区进驻外资项目没有大的突破。签约项目履约率低,资金到位率不到10%。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有效改观,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今年的特大干旱和暴雨、洪水、冰雹等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加大了农民增收难度。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质量和效益任务艰巨。融资渠道很窄,发展受制于资金的问题仍然很突出,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群众创家业缺乏有效的机制和资金扶持。这些矛盾和问题,给完成全年任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分析,找准症结,自我加压,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落实,给我们拓展发展空间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11.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经济由偏快转过热趋势明显,这预示着,下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势头,这对我市的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特别在资源开发型项目的审查、核准方面加大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7%,比3%的控制目标高出2.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乃至第三产业发展都将受到一定影响,这对我们抑制消费价格过快增长,提出了新要求。与上年同比,1至6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上升1.93%,万元生产
市委常委会2007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本文2007-08-12 14:58: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9293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