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我市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3-08-27浏览:2596下载242次收藏

加强我市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是执法力量的必要补充。随着基层治理事务的不断增多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的作用将更加突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xx市在去年9月印发了《xx市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执法辅助行为,提升执法水平,推进依法行政。今年6月中旬开始,xx市委编办会同综合行政执法局、人社局等单位用近一个月时间,对该市5个街道、13个乡镇的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基本情况开展专项调研。通过深入调研,逐一梳理、核实和明确从事综合行政执法辅助的实有人员,摸清了队伍人员“家底”、日常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对今后进一步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建设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一、基本情况

 人员队伍相对固定。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实有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223名,占乡镇(街道)实有编外聘用人员总数716名的31%。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沉181名执法辅助人员后,全市乡镇(街道)实有执法辅助人员404名,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编在岗)109名,辅助人员与执法人员之比约为3.7:1。

力量分布相对合理。从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分布在5个街道,共314名,占总数的77.7%。尤其是暨阳、陶朱、浣东三个属于传统意义“城区”范围的街道,共248名,占61.4%。其他10人以上的乡镇两个:店口镇、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的分布,基本与该市镇乡(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量、现有城镇规模及建设水平、区域人口总量呈正相关态势。

职责边界相对清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主要职责是协助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检查、调查取证、送达文书和执行行政执法决定、宣传法律法规等辅助工作,也有部分人员从事执法相关的档案整理、文书制作、数据分析、网络设施维护等事务性、保障性工作,禁止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独立从事执法相关工作。

  作用发挥相对较好。大多数镇乡(街道)侧重于业务条线,对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出台单列的日常考核办法,并以内部通报、会议表扬等形式激励和提高执法辅助人员工作积极性。总体上,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能听从安排,服从指挥,认真履职,工作敬业,特别在渣土查处、市(镇)容整治、办案辅助等业务工作中发挥出了较好协同配合作用,还积极参与中心工作、防疫工作和应急任务,镇乡(街道)评价较好。

 二、存在问题

随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固有的制度性机制性矛盾日益显现,同时结构性素质性的问题也影响着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建设,影响着这支队伍战斗力、影响力的提升。
队伍“归并”问题。2021年该市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解决基层“看得到、管不了”的问题,将部分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从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沉到相关街道,辅助力量同步下沉。其中下沉暨阳街道实有辅助人员129名、浣东街道42名,暨南街道10名。由于街道与部门在管理体制、薪酬发放(补贴)、工作标准等不尽一致的原因,两支执法辅助队伍仍是沿袭各自原来的运行模式运作。对下沉执法辅助队伍而言,只是指挥权由局办“下沉”到了街道。“双轨制”的运行方式,在人员下沉初期,有利于队伍稳定、任务交接、工作适应,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两支力量“二合为一”,实现由“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
定额“归队”问题。该市于2016年、2021年先后两次对镇乡(街道)用于综合行政执法辅助的编外用工控制数定额进行了明确,总数为不少于328名(不含从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沉的控制数,下同)。调研发现,14个镇乡(街道)出现挤占、挪用情况,全市实际配备率67.9%。所以出现挤占、挪用的原因,一是部分镇乡(街道)对编外聘用人员使用刚性约束,岗位统筹不足,眼前“缺什么补什么”;二是长效监管不足,综合行政执法辅助岗位的人员在转岗、离职后未及时进行同岗替补。一线执法中队辅助力量配备不足,被挤占、挪用的定额需尽快“归队”。

外包“归位”问题。调研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我市综合行政执法辅助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