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2-02-05浏览:2084下载235次收藏

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为全面掌握xx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根据省政协要求,6月8日至11日,xx市政协副主席麻占平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神木、横山、绥德、米脂等县市区的乡镇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民营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实际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底,xx各类人才总量49.27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66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7.1万人,技能人才11.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0.68万人,社会工作人才3.4万人。形成了以5名院士、4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4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6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3名省三五人才工程人员、402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554名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人才集群。

2019年全市各类人才占比情况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采取强化政策引导等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强化政策引导,激发人才向基层流动活力。一是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特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xx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xx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施细则》等政策,形成了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十一个“细则”的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二是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对引进人才的安家补贴、科研经费、薪酬待遇以及人才培训补贴、实施路径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200元+工龄补贴(10元/年)优惠政策,并从2020年起,补贴起步线调整为500元/月,从2021年起,工龄补贴为30元/月,为人才向基层流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紧缺性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和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如《绥德县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2)》,2017年至2019年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355人,三年共安置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72人。《米脂县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 ,2018年至2020年米脂通过陕西省医疗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47名,柔性引进医疗专家人才11名。《横山县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横山区在陕师大招聘会上储备高层次人才并建立人才信息库,现储备硕士生97名,博士生2名。各县市区按照“引进与培养并重、使用与激励齐抓”的工作思路,大力培养提升本土现有人才、盘活现有存量人才,着力注满人才“蓄水池”,为xx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 扩宽引才渠道,壮大基层人才队伍。一是引才通道持续拓宽。进一步放宽了地域、户籍、生源等限制,鼓励全市事业单位通过招聘会招聘、进校园储备、媒体发布公告、文件宣传等方式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二是选派人才力度持续加大。选派大学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全市先后选派35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柔性引才持续加强。通过与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建立候鸟式工作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地提升基层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全市现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博士后专家工作站1个,29个市级专家工作站。如横山区陕北白绒山羊工作站是一家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柔性引进8位学科带头人,吸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24人,建设陕北白绒山羊品系选育与高效养殖示范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示范项目);米脂县植保工作站柔性引进农科专家10名,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神木市先后选派了261名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服务年限满了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

(三)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基层人才流动。一是人才服务工程持续开展。以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为目标,成立了“三区人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和市管专家、高层次人才等三个人才服务团,在全市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引导基层解决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科技帮扶对全市贫困村的“全覆盖”。二是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实施首席专家技师带动、校企合作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与国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等单位聘请首席专家、教授、技术研发带头人,实行工计筹的办法,辐射带动全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真正发挥潜能。三是基层人才工程分类开展。建立了农技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和文化类4支专业人才队伍,以科技推广、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示范讲课和医疗诊治为主要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社会建新功”活动。如绥德县先后选派92名市县两级突出贡献专家,每月设立2个专家服务扶贫日,面向农村中小学、卫生、文化、特色产业开展定点帮扶,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为专家人才发挥优势搭建了平合。

(四)持续培养人才,提升基层人才综合素质。一是人才培训不断加强。依托陕西网络干部学院,实现所有领导干部网络教程培训全覆盖。定期组织开展xx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榆授课。依托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每年组织开展企业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年均培训8000人次左右。二是人才基础不断夯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从市直部门抽调县级和科级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选派年轻科级干部到乡镇和市直部门双向挂职,派出45岁以下的县区党政班子领导到省直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基层人才素质。三是人才帮扶持续深入。利用“苏陕”结对帮扶等机会,把有发展潜力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派出去挂职锻炼,把结对帮扶单位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有效提升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2017年到2019年,全市通过“苏陕”协作扶贫,共派出教育、卫生、农业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07人次,引进技术人员303人次。

(五)抓党建促发展,凝聚基层党政人才力量。一是党性修养不断提高。依托党校主阵地加强党政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市本级先后组织举办十八大精神培训班12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轮训班23期,实现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全覆盖。通过到革命圣地延安、梁家河、照金、杨家沟等红色基地接受再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基层人才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树立了大局意识。二是基层人才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