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问题成因浅析
营商环境问题成因浅析
近年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随着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成为政府及其部门开展工作的一条基线,但群众和企业口中所称的营商环境问题却层出不穷,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借督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议案》的机会,笔者与同事一起走访了一批企业主和一些政府部门,了解了一些情况,结合部分案例,试从中找出部分原因。
一、以契约精神为精髓的市场法则与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矛盾
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之魂,是市场法则的精髓。所谓契约精神,简而言之就是由商品经济社会派生出来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双方自愿交易,各自承担属于自己范围之内的风险。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虽然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普及程度,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契约精神已逐步渗透并影响全社会经济商业活动,直接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诚信守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对以契约精神为精髓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认识不够、践行缺乏,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形成自觉诚实守信的习惯,特别是在经济景气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的特殊时期,往往给诚信甩在脑后,原先信誓旦旦的承诺不兑现,白纸黑字的合同不落实,更不要说克服困难主动履约了。
据了解,国内比较权威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其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调查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执行。《小康》杂志社2005年首次发布“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时得分仅为60.2分,刚刚及格。今年已是第15次发布,15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深入,迎来了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组合推动的新阶段。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主要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三项指标来进行测评。笔者找到了2017年的数据,当年的政府公信力指数为83.7分,人际信用指数为73.1分,企业信用指数为74.6分。这些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但考虑地域因素,xx和其他内地小城都是“被平均”了,实际数据可能会低5-10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政府信用和人际信用连续第六次位居“最受公众关注的五大信用领域”的前两名。但普遍反映,中国社会诚信度还比较低,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偏远地区诚信度更低。
从调查来看,一些进入xx办厂、开发房地产的企业,对政府当初招商时候领导的表态、会议的承诺甚至会议纪要迟迟不能落实、落地,深感失望。对在项目拆迁过程中层层扯皮、踢皮球、让企业放血深感绝望,对个别案件法院审判不公、执行难深感沮丧,对一些群众刁难敲竹杠、一些公职人员“不吃不喝不要”也不办事深感郁闷……等等,焉有不发生营商环境的问题?
二、以严管重罚为手段的依法行政与部分企业主投机取巧打擦边球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强调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近年来,依法行政作为一条主线,已经贯穿了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始终。普遍反映,法律法规很严格,法网很细密,但执法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太严、违法不究或太究的问题,使得行政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营商环境。
在调查中,个体工商业主普遍感到管理自己的婆婆太多,随便哪个部门都有法律条文、都可以执法。如果真的执法下去,小店没法开,更别说挣钱了。比如说《食品安全法》有关罚则,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就是要罚到不法业主生意做不下去,甚至倾家荡产。但违法的细节太多,情节也有轻重,可能因为店主一时疏忽,一瓶过期几天甚至一天的酱油就可能引发几万元的罚款,这无论如何让人无法接受。而事实上,法律的实践也无法体现
营商环境问题成因浅析
本文2021-12-28 17:06:4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882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