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21-12-28浏览:2697下载232次收藏

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发端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部署,全市乡镇人大积极实践探索,大力推行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取得了一定实效,成为服务民生办实事方式、夯实乡镇人大工作举措、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抓手。但实践中一些地方还存在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注重处理好六个关系,推动票决项目落地见效。

  1、处理备选项目与衔接县区相关部门年度项目安排的关系。有的乡镇虽然将群众盼的民生项目纳入代表票决项目,但由于不是部门当年实施项目,乡镇又无财力支持项目建设,导致票决项目陷入无法落实的尴尬,影响了代表和群众对票决制信任。目前,乡镇普遍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民生项目实施主导权,往往由上级相关部门决定。因此,在初定备选项目时,乡镇要事先积极主动与县区相关部门做好衔接、争取工作,使备选项目进入当年相关部门实施项目范围,确保备选项目可行。

  2、处理有项目村与无项目村的关系。乡镇民生实事项目经过论证筛选,票决产生的一般是少数几个项目,不可能做到乡镇每个村都有项目。如何平衡、协调好有项目村与无项目村的关系,避免产生矛盾和误会需要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对于无项目村,有的地方做法是通过帮助争取村一事一议项目等其它途径给予弥补;或者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分片区安排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争取几年内所有村都有民生票决项目实施,实现区域内平衡安排项目。

  3、处理发挥县区人大与乡镇作用的关系。乡镇是民生实事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