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08-28浏览:2813下载290次收藏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分析

经过我们初步的调查分析,xxxx综合保税区自2016年封关运营以来,在招商引资、金融服务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探索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办法。

(一)优势突显,已成为xx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改革开以来,东南沿海城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自身经济,不断地招商引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着力发展工业。在长时期的创新和尝试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对于身处中西部地区的xx来说,虽然说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但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建设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其它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致使xx的对外开放的步伐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但在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沿长江发展战略、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支持和xx港口、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xx的对外开放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随着xxxx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外资企业和大型的国营或私营企业正在陆续入驻xx综合保税区。使xx的经济增长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xx是全国唯一拥有6个国家级口岸平台的地级市,xx综合保税区与4个口岸平台形成了立体互补,省内湘潭、衡阳、长沙无法比拟。同时,相比湘潭的“无水港”、**的区港距离60多公里,xx综合保税区地理位置处在xx新港区,临近长江港口,区港联动是xx综合保税区的重要特征和优势。2017年,xxxx综合保税区预计将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5亿美元,重柜货物进出港3万标箱;力争新引进50家以上贸易企业入区注册,规模以上大项目签约、投产、开工10家以上;进一步创新和拓展金融服务,争取银行20亿元信用担保额度,积聚70亿元现金流的目标。在与国内特别是省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同时,摸索出一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xx综保”新模式。

(二)政府助力,临港新区及综保区建设初具规模

1.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备。综保区一期区域内海关特殊监管的七大项目和水、电、气、通讯、蒸汽、污水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已全部建成,现有的设施、设备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入区企业的需求。

2.机构有序正常运行。临港新区领导班子已配备到位,并从全市范围内选调了优秀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项规章制定已制订健全,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各部门机构已正常运营。

3.发展来势喜人。临港新区及综保区通过开展宣传推介和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目前已签约入区和意向签约项目共20个,投资总额达87亿元。

4.政策支持力度大。xx市出台了关于促进xx“一区一港四口岸”加快发展奖励办法,政策措施含金量高、奖补力度大。随着综保区封关运行,在综保区发展的支持政策方面,xx市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政策支持。

5.关检服务效率较高。综保区协同海关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为入区企业在证照办理、项目审批、施工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能够较好地指导、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发展强势,带动了临港新区及周边各城镇的发展

xxxx综合保税区是2014年全国第一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xx临港新区目前正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中,并且在不断的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而xxxx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无疑是对临港新区和周边各城镇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xxxx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不但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还为企业提供对外开放的平台,使企业和自己的产品能够更加便捷的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带动新区的发展。

前期基础工作进展顺利,综保区一期建设范围内的仓储、标准化厂房及综合服务配套中心项目,已经纳入国家财政部及湖南省第二批ppp示范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基金3亿元额度;互联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基金6500万元;停车场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000万元;恒盛冷链物流和海益通进口粮食物流项目也正在积极申报中央、省预算内补助资金。招商争项已有成效,共有签约和意向入区项目83个,总投资87亿元,其中实体加工类项目6个,仓储物流类项目12个,国际贸易类项目65个。已完成注册企业43家,其中生产型企业7家,贸易型企业36家。

(四)优化结构,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xxxx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会吸引大量的企业入驻,企业在在入驻保税区后,不仅要巩固原先的优势还要不断地进行创新。xxxx综合保税区作为我省最为开放的发展平台和唯一的通江大海口岸,激烈的国际竞争与贸易压力,将促进我省内企业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强化品牌意识,通过自创品牌和多方式并购或租用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境外自主营销渠道,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出口结构。

如:园区注资成立的“xx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服务入区企业搭建平台,通过授信、担保等措施,化解融资瓶颈制约问题,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该公司先后促成了7个重点入区实体加工贸易企业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总投资近54亿元,招商引资贸易型企业80余家,共完成进出口贸易额9亿多美元。与此同时,观盛公司还与省内知名物流企业西联捷运合作组建三方物流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物流配送方案,破解物流瓶颈制约的问题。

二、问题与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1.对大型企业以及知名企业缺乏吸引力
  xx综合保税区从设立以来到现在注册企业130个,但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和xx本地的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与世界五百强这样的大型企业相比,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对保税区经济增长贡献薄弱,创造的就业岗位也相对较少,而大型企业的入驻,既需要考虑建设成本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因素,还需要考虑未来在xx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由于xxxx综合保税区与其它如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和长沙综合保税区相比,才刚发展建设起来,运营时间短,知名度、影响力较弱,因此,对这些大型的企业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2.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保税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滞后
  xx综合保税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基础设施等尚不完善,再加上交通网没有建立起来,交通网存在断节,这严重降低了xx综合保税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xx的物流产业发展也比较落后,由于缺少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带头发展物流产业,在发展现代化物流方面缺少相关经验和人才,只能在不断借鉴中发展本地的物流产业。因此目前物流产业只停留在传统的仓储和运输,并且配套设施总体比较落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并不是很高。

目前,长株潭通过综保区发展国际业务,瞄准的物流港口是上海洋山港、深圳盐田港、福建厦门港等沿海大港,往返的主要途径是铁海联运,因此正在加强与沿海大港合作,正在加紧铁路集装箱站建设。由此可以看出xx综保区在横向竞争中十分严峻的形势,而其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一是集疏运体系建设滞后。我们(xx及至湖南)的集疏运体系建设还明显滞后,内河中转和喂给港模式运转不畅,水铁、水公中转业务对接不畅,货物转运成本高,难以吸引和承受大水运外贸量,如果失去省内经济腹地货物运输的支撑,xx难以完成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目标。

二是航运船队配套跟不上。xx缺乏与四个功能性口岸平台相适配的江海直航船队,从国外进口商品到xx港都必须在上海换船中转,从上海逆水行舟到xx快者7天,慢者逾半月,时间成本不合算。加上受长江航道本身的影响,进口货物到达上海后必须大船换小船减载运输,对于必须用集装箱运输还要冷冻保鲜的冻品影响较大,如又遭遇航班误时或航班不固定,其综合物流成本与陆路转运比较并无优势。据测算,每吨冻品进口费用因此增加的物流成本平均在50--100美元左右。如果不走水路走陆路,出口货物运输到深圳,我市物流公司的报价比深圳物流公司也要高出30-50%。

三是港口设施配套不足。新港一期工程的外贸集装箱设计吞吐量基本达到上限,吊装、堆运、翻箱等作业已满负荷运转,港口作业出现瓶颈制约。与临港航运物流发展密切相关的港口、岸线管理、产业布局、空间发展等方面的规划也没有正式形成,加之区内物流企业布局和发展战略不清晰,缺乏统筹。虽然地处沿长江经济带,但因为我市产业基础弱于南北两头的长沙武汉两市,导致在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难以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在中部发展战略中再次面临尴尬境地。而以企业主导的物流建设缺乏大物流的系统观,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信息不畅、物流规模效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度、成本和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综保区二期开发建设资金压力很大。
  3.缺少高水平的人才,缺乏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需要既懂综合保税区的相关政策、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xx综合保税区内的办公人员缺乏从事保税区相关工作的经验,对保税区所开展的业务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再加上有一部分人缺乏专业的经济知识,可能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不能更好的为企业进行服务。而xx几所高校金融、经济、物流、国际贸易等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不能够贴近本地经济发展,其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在广东沿海和长沙就业,很少有人会选择在xxxx保税区内的单位和相关企业进行从业,而且xx综合保税区也缺乏与高校相互交流,没有建立合作关系和重点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xx综合保税区在专业招商、保税物流、供应链金融、冷链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保税专业市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xx市外贸企业决策性人才缺口在三分之二以上,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的国际商务服务人才的供求缺口也在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我市又存在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难以留住的现象,全市具有外贸资质的企业已经达到450家,但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研究国外市场的部门,对国外市场缺乏了解,对他们的消费偏好缺乏完整的认识。有一部分企业因信息不对称不能同国际接轨,难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产生大量的库存,影响企业资金回流,从而在外向发展道路上畏缩不前。由此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很多xx籍人士在外从事国际商务工作多年,也有回乡发展的愿望,但对xx的外贸环境还不甚了解,也没有合适的交流平台同本地优秀外贸企业接触而回流。部分已引进或回流的高级人才又因条件所限再次外流,这也加剧了人才短缺的困境。人才的短缺,直接或间接制约综保区的快速发展。

4.政策支持跟不上形势变化

一是市内政策未及时跟上。市政府2015年1号文件就四口岸制定了奖补政策,当时xx综合保税区还没有建成。对于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后的转口贸易,文件中未纳入具体的鼓励细则。二是国家政策尚未更新出台。当前国内综保区内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以前偏重保税加工,现在更多的是原料从国外进口、产品销售在国内。相应的政策,海关总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