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考与总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考与总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18年xx市被确定为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后,市政府要求“各区(市)县(五城区除外)至少建设1座建筑垃圾消纳场”,xx区随即启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了项目选址、环评、可研等前期工作,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项目业主。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一些浅层的思考和不成熟的经验,现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选址位于xx区金马镇新春社区8、9、11组,占地面积44834㎡(合67.25亩),设计处理规模日处理建筑垃圾850吨,年处理建筑垃圾约30万吨,总建筑面积约11526平方米。主要包括一体化车间、综合楼各1栋及相关配套建筑、附属设施、工艺设备等。建筑垃圾主要涵盖建筑拆除垃圾及工程废料、装修垃圾以及其他各类建筑废弃物等。
二、实施本项目面临的困难与瓶颈
(一)项目选址难
我区区域面积较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土地资源已严重不足,可利用建设用地指标稀缺。项目论证之时,尚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等待土地资源落地;而且本项目属于环保类项目,建成投运后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存在“邻避”效应,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选址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投融资模式确定难
通过学习考察,目前大约有三种方式可实施。
一是市场化模式。市场化模式优点在于:程序简单易行,只需要解决用地后企业可开展后续工作,见效快;政府不投入,财政无负担;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竞争,有利于激活市场活力、推进工艺更新创新、提高处置效率。其缺点也很明显:企业为节约成本,可能选择处置工艺较为单一的生产线,综合处置能力较低;同时,企业可能存在选择性处置的情况,选择处置利用价值高、处置成本低的建筑垃圾,对处置成本高的建筑垃圾不处置,如装修垃圾等,导致建筑垃圾不能得到全面有效处置,达不到政府对本项目预期要求;企业达不到预期效益,有撤资风险,处置能力难以保障。
二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ppp模式优点在于:有政策法规支撑,实施程序规范,执行过程清晰。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政府要给予适当缺口补贴,增加财政压力;政府要对保底量进行兜底,风险较大且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申请进入ppp项目库难,要求高、手续多、时间长,同时需要与省市相关部门审批,流程复杂,最终能否入库存在不确定性。
三是特许经营权出让方式。按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六部委令第25号)和《xx市人民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xx市人民政府令第164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思考与总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本文2019-08-22 12:00:0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456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