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治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8-03-15浏览:2138下载233次收藏
社会治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和视察江苏重
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全
面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根据中
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特制定社
会治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和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重要指示为动力,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人民过上美
好生活的目标导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向、社会和谐
稳定的效果导向,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
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紧紧抓住和筑牢安全生产、
平安稳定和公共安全底线,努力展现社会治理的创新性、探索
性、引领性,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苏州特色的社会治
理创新发展之路,为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
设“四个名城”,争做“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创
— 108 —
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对党忠诚、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坚持“三个一以贯之”,以防控“颜色革命”、暴恐袭
击、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网络安全风险为着力点,履行好维
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
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
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各方参与
社会治理创新,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强大
合力。
——坚持统筹协调、源头治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
求,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解决社会治理创新领域存在问题的关键,
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机制,
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矛盾纠纷。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
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服
务水平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作为根
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
段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
— 109 —
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尽可能通过
平等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创新。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特
点,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规律研究,推进社会治理思路理念、体制
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破解社会治理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
碍,使社会治理创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主要目标
根据中央和省委对苏州发展的战略要求,综合未来三年发展
环境和基础条件,以建设“城市大脑”“警务大脑”、创新网格化
社会治理机制、推广警务工作服务站、构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
和社会矛盾化解融合智库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主体多
元化、社会治理结构扁平化、社会治理体系精细化、社会治理机
制一体化、社会治理方式法治化、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
苏州打造成全省社会治理创新的引领性、标志性、示范性标杆,
建设成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宜居宜业、最和谐幸福、最富有活力
城市之一。
到 2020 年,全市社会矛盾调处成功率 99%以上,社会风险应
评项目覆盖率 100%,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控率 100%,流
动人口居住证覆盖率 99%以上,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98%以
上,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95%以上,二类视频监控资源联网
率 100%,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镇常住人口 15%以上,每万人拥
有社会组织数超过 13 个,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
— 110 —
0.06,公众安全感 92%以上,法治建设满意度 92%以上,人民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重点任务
(一)以现代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治安防控体系是驾驭治安局势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基础工程。严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多渠道预防和化解公共安
全危机,给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安全防护。(市公
安局牵头,市委 610 办、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发改委、市
经信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维稳办、市交通运输局、市环
保局、市安监局、市安全局、市委网信办、市政府外事办、苏州
军分区、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参与)
1.加强防控体系统筹规划。围绕人、案、物、事、组织、地
址、信息等基本要素,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壮大社会治安防
控力量,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重点建设地面、科技、人力、
水上四道防线,加强警务工作服务站建设,构建动态巡防新格局,
做到稳住面、防住线、守住点、盯住网、看住人、控住事、管住
物,增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市公安局牵头,市发改委、市
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配合)
2.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互联网+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公共安全视频共享平台、动态人像卡口系统
等项目建设,构建“大格局”、汇聚“大数据”、开展“大建模”、
— 111 —
推动“大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方面能力,
提升治安防控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市公安局牵头,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等部门配合)
3.依法惩处各类违法犯罪。用足用好各类法律法规,依法惩
治各类违法犯罪。创新应用“犯罪预测系统”等科技信息化手段,
精准打击各类可防性违法犯罪。健全完善“多侦融合、合成作战、
区域联动、侦审衔接”打击犯罪新机制,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
黑拐骗等违法犯罪,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提高人
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公安局牵头,市委 610 办、市中
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委网信办、市政府外事办等部门配合)
4.强化反恐处突应急处置。贯彻落实反恐怖主义法,紧扣反
恐防恐源头防范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反恐防恐组织体
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党政部门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整合全社会
反恐防恐资源,打好金融反恐、网络反恐、数据反恐、人力反恐
等攻坚战,打造反恐防恐新高地,严防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市公
安局牵头,市维稳办、市安全局、苏州军分区等部门配合)
(二)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创新公共安全监管体系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
障。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健全公共安
全监管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保
驾护航。(市安监局牵头,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经信委、市
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
— 112 —
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工商局、
市质监局、市气象局、市食药监局、市物价局、市盐务局、市委
网信办、市应急办、市金融办、市安全局、苏州海关、市邮管局、
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苏州银监分局、苏州保监分局、苏州
市公安消防支队参与)
5.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
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严格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
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持依法治理、源头管控,加快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网格
化监管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
务体系建设。健全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监督基层联动机制。(市安
监局牵头,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
商务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配合)
6.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积极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
健全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食品安全监
管网络。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行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有效衔接,加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完善食品药品风险
监测和评估制度,加大食品药品抽检力度,提升检测能力。推进
“智慧食药监”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地区和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
推进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鼓励食品生产经
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食药监局牵头,市检察院、市
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商务局、
— 113 —
市盐务局等部门配合)
7.推进消防安全治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合理
配置公共消防设施,构建市区与农村、新城区与旧城区综合防灾
减灾体系。深化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将消防管理网格化与火灾隐
患排查有机结合,实现消防安全精细化、动态化监管。充分应用
消防“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预警提示、精准治理,杜绝重
特大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创建,提升居民
消防安全素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牵头,市商务局、市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8.加大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体系,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格落实环境执法督察制度。贯彻
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完善司法联动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污染环境
犯罪行为。加快建立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体系,
实施环境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提升环境执法监管信息化水平,
加大环境执法信息发布力度,定期公开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市中级
法院、市检察院、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等部门配合)
9.维护金融领域经济安全。加强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识别
和金融风险防控。依法打击整治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行
为,提高网络传销打击查处能力。常态化推进预防非法集资和网
络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提升群众风险识别能力、防范
金融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涉众型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
— 114 —
制,妥善解决金融领域经济纠纷。(市金融办牵头,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委网信办、人民银行苏州市
中心支行、苏州银监分局、苏州保监分局等部门配合)
10.加强寄递物流渠道监管。加强寄递物流渠道综合治理,发
挥部门协同作用及信息化手段应用,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提高
监管效能。加强人防技防物防建设,推进落实“三项制度”。加强
组织机构建设,提升人员监管水平。完善行业安全监管体系、考评
量化指标体系,夯实安全监管基础。强化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市邮管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
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安全局、苏州海关等部门配合)
11.强化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坚持预防和处置并重,常态和
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认真落实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严格执行应急
值守和信息报送各项规定,不断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充实应
急保障能力,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社会治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