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十九大 未来农村美如画
我们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末,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7.4%(户籍城镇化率只有41.2%)、55.34%、45.5%、40.1%,这说明我国的大部分人口还在农村生产生活,如何让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富裕,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的中国梦?十九大报告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下面,我结合白河实际,就今后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文化怎么培育?民生怎么改善?农村环境怎么保护?等四个方面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农业怎么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报告中的这段话讲到了农民的心坎上,解答了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一是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新纲领——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是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继续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4个一号文件);
二是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新使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加了农村两字);
三是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新道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集体公有制为主,家庭承包经营为辅),完善“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实现规模经营);
四是给农民送来了一颗及时的“定心丸”,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老百姓称赞说:土地延包三十年,百姓吃了定心丸。创业道路再拓宽,身边处处是金山。撸起袖子加油干,明天生活比蜜甜。
五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发挥经营主体作用,通过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来增加农民的租金、薪金、利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党组织的物质支撑力,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六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单家独户生产与规模生产、自主经营与股份合作、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七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双建双培”、“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八是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新状态——要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对整个“三农”工作队伍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有利于各行各业热爱“三农”的优秀人才进入“三农”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二、农村的文化怎么培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未来的农民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未来的农村是有文化底蕴、有文化气息、有文化品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怎么去提升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文化呢?
一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人,总是要有点信仰和精神的,否则就形同行尸走肉。我们新时代的农民,要自觉维护各级党委、政府的威信,与他们保持高度一致,不信邪、不信谣、不盲从。
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积极参与“六进”(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医院)活动,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人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要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要大力倡导厚道实在、诚实守信,把以诚做人、坦诚待人作为立身处世之道和待人接物准则,摒弃见利忘义、欺诈无信当“老赖”的行为;大力倡导孝老爱亲、知恩感恩,把奉贤思孝、善待家人作为道德基础和精神基因,教育子女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大力倡导节俭简朴、量入为出,把节俭节约、反对浪费作为行为习惯和生活时尚,刹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大力倡导勤奋劳作、踏实
贯彻落实十九大 未来农村美如画
本文2018-02-15 17:30:3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531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