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驾起和谐社会的桥梁
让法律,架起和谐社会的桥梁
(摘要)民主、科学、依法执政是我国执政方式的未来目标,当前状况的明显滞后,未来目标与现实的严重冲突,要求我们加强普法教育,学会平等、平衡、宽容、接受、协调、折衷,以实现民主、科学、依法执政,架起通往和谐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法律;和谐社会;桥梁
一、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保障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我国的改革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抓好而不能拖延的任务。温家宝同志也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
当前我国人均gdp实现1000美元的突破,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段时期最可能出现两种状况:一是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间"。因为社会经济转型,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因而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二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社会持续稳定地增长,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停滞不前,甚至发生社会动荡或倒退。我们应当努力奋斗做到第一种状况,全力避免第二种状况的发生,客观上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要加强学习和深化改革,为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提供意识和制度保证。并大力研究和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突出问题,如:城乡差别、地区差距、贫富悬殊、等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实现工业化的矛盾问题,突破体制性障碍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问题。
值此全国落实"五五普法"活动,以期建立起以普法带动执法工作的有效和长效运行机制,作用和意义重大。全国人民学好法,用好法;党和各级政府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就是"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党和政府各项改革新工程的根本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执国有机统一,做到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我们国家就能稳步发展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早日实现!
二、 民主、科学、依法执政的运行环境的分析
执政方式的选择与运行,势必依托她存在的客观环境。选择与运行要与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但是,现在用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方式去度量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和社会结构,明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这就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及普法工作关注的重点。
(一)、政治环境。
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来看,选择民主、科学、依法执政方式的政治
让法律驾起和谐社会的桥梁
本文2005-09-03 10:03: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25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