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在构建大兴安岭林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9-03浏览:2486下载158次收藏

浅谈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在构建大兴安岭林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大兴安岭行署民族宗教局  郭 红)

[摘要]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对于促进林区稳定和谐发展,构建林区和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散杂居   民族工作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依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党的执政能力经验总结,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的提出,得到我国社会各界和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落实的现实问题,也是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需要认真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散杂居民族工作在我区少数民族工作中占重要位置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人们习惯上把少数民族分为聚居少数民族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因此,我国民族工作也分为聚居民族工作和散杂居民族工作。聚居民族是指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如:自治区、州、县之内的,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与此相对应,散杂居少数民族则是指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它包括两个部分: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而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大兴安岭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世居民族与外来民族处于共融的局面,进而形成了世居民族小聚居,外来民族大杂居,各民族间互相交错居住的现状。

(一)我区散杂居少数民族概况

依据全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区总人口为50余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1498人,占全区人口的4.2%。我区唯一的世居民族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只有737人居住在民族乡内。全区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为20759人,占全总人口的4.1%,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96%,因而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占我区民族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

民族散杂居化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民族原有的居住空间被打破,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民族散杂居不再是历史遗留状态,也不只是一个短时间的发展趋势,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种必然。

例如:北京市建国初期的仅有6个民族,9万多人,目前,已增加到当前的56个民族近60万人;广东省深圳市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少数民族人口由几百人增长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56个民族123万人;黑龙江由1990年的52个少数民族到2000年时已有54个少数民族,185万少数民族人口。这些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进一步融合,从而形成了我省各民族散杂居的局面。他们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力量优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我区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显著特点

我区少数民族人口中97%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其中又以满、蒙古、回、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6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较所占比重略高,均超过了1000人。其中,回族比较特殊,具有民族宗教双重性,回族群众与生俱来就遵守严格的生活、饮食习俗,回族人口散居于各个县、区(局)。在日常的民族工作中尤要注重根据各民族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例来看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一是人口分散,占当地人口比例较少,分布面广。全区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4.1%,相对集中的呼玛县、塔河县的两个民族乡人口也仅占全区总人口的0.2%。但是,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面广,广泛分布于我区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二是居住环境较差,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相对于汉族而言,散杂居少数民族居住在高寒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县、乡、镇,自然条件较差,生活设施相对落后。我区所辖的三县、四区只有加格达奇区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及各方面的建设条件较为优越,而其他县区中,以呼玛县与呼中区两地的交通最为不便,漠河县年平均气温普遍低于其他县区4℃,种种不利的自然和客观条件,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然而我区71%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这些县区。目前,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水平与汉族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三是民族关系复杂而敏感,一旦发展纠纷,其影响范围大、反应速度快。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很多少数民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极其复杂。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中,人才荟萃,知识分子多,代表人物集中,他们的社会联系广,影响大,而且民族意识较强,对落实民族政策要求高,对不尊重和歧视本民族的言行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十分敏感,因而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从全国发生的民族纠纷和冲突来看,发生在散杂居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占大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与本民族自治地方之间都有广泛的联系,一旦发生纠纷,就会影响到聚居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城市散杂居民族工作在构建大兴安岭林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