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探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路径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7-05-08浏览:2451下载171次收藏
初探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路径
 泰州医药高新区市场监管局 闾佳
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不间断的出现,引起人们的惊恐及对我国食品的信任度降低。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的不完善是引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保证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消费者获得健康优质食品,必须改善目前行政执法的现状,笔者试从改革目标与原则、立法基础、问责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体制 监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化,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可见食品安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是政府的基本义务。因此,从监督的角度来讲,改革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构筑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新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
   一、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在改革目标的选择上,一是确保体制的架构及各执法机构依法设立,执法机构的活动得到合法授权。一个健全、完善的行政执法体制首先必须确保体制的架构本身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是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活动得到合法授权。二是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效率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消费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行政效率原则要求政府行政系统中的职、权、责必须明确清晰,因为只有建立了权责明确的行政执法体制,才能保证行政执法的政令畅通和高效运转。三是政府监管与行业组织、公众监管结合。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有效的整合行业组织与公众的力量,使其参与到行政执法中来既是执法的需要,也是行政程序法中参与原则的体现。该原则主要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实施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行政相对方有权参与行政过程,并发表意见[2]。
    同时,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的理想状态应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忙于“事后追究”。二是全程监管的原则。行政执法体系也必须密切关注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检测预警、严格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全程控制体系来确保食品安全。三是信息公开透明原则。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可以让老百姓对食品质量检查情况有一个了解和认识,从而在食品安全信息的正确引导下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的立法基础
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与否影响着食品的安全性,也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的难度。检验检测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初探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路径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