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情况及十三五规划
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情况及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文明育县”战略为己任,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除2014年成功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外,先后荣获 “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化执法十佳案卷”办案单位、“六安市第六届文明单位” 、“六安市第七届文明单位”、“六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上土市镇被命名为(2011-2013年度)安徽民间(民俗活动)文化艺术之乡。xx县汉风徽韵演艺传播有限公司、佛子岭民俗艺术团先后荣获全省民营艺术“百佳院团”称号。单龙寺、太阳、磨子潭等6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被评为全省一级站。四顾冲村农家书屋被评为“2012全省百家书屋”。 xx玉石公司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柯林印铁被评为“安徽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xx玉石文化产业园、安徽柯林印铁有限公司、xx县雁江印务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全县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城区,除先后建成了以文峰公园(文峰书院)、文庙东西广场、红源广场、淠阳湖公园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外,对县“三馆”进行了维修改造,不断完善其功能。xx文庙成功争创国家aaaa旅游景区,县文化馆和县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三级馆评估验收。在乡村,狠抓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159家,广电“村村通” 10654户,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17个,农民文化乐园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3个,美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农民文化广场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覆盖面达100%。
2008年3月26日我县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2011年6月28日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统一免费对外开放,标志着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县“三馆一站”严格按照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明确服务内容、健全服务项目、完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和功能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县文化馆免费开放项目在国家要求3项的基础上已拓展为7项;县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中严格做到“免费不免责任,免费不减服务,免费不降质量”;县图书馆围绕“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宗旨,坚持每周对外开放不少于56小时;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对外开放工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每年完成送戏下乡任务134 场,每年开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608 场以上。
二、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作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将“群众自娱自乐、政府引导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弘扬健康向上”作为主题,坚持“政府买单、群众看戏”。“送戏进万村”、“美好乡村欢乐行”、“春节文化周”、“广场舞展演”、“元宵灯会”、“黄芽茶文化节”等已成为我县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工作开展也保持连续性,逐步形成主流文化、高雅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民间文艺社团发展迅速。全县已发展各类民间文艺社团22家,拥有个人会员15000人,通过民政部门注册并领取《营业性演出经营许可证》的民营文艺表演院团6家。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先后开展巡演
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情况及十三五规划
本文2015-09-27 09:03:48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9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