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5-07-27浏览:2048下载257次收藏

 依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试点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4〕318号)要求,为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模式、路径和方法,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实施“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共享成果”的战略,进一步推进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以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探索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模式。

  2.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结合实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

  3.保证基本,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发展。

  4.加强合作,共建共享。按照“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公众参与、多方兴办”的工作方式,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共同参与标准化试点建设。

  5.立足实际,需求导向。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根据政府服务能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切合实际的标准,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指导、依据和遵循。

  6.创新管理,积累经验。推动建立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工作机制,为开展标准化建设积累经验。

  (三)工作目标。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创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到2015年底,基本建立科学、规范、适用和易行的,具有民族、地方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为自治区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试点经验。

  (四)工作周期。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从2014年9月启动到2015年年底基本结束,为期1年4个月。

  二、工作任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纳入市、旗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为文化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制定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建设。研究确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保障责任,围绕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就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内容提供、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制定保障标准,明确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

  1.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保障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在试点工作初期,各级人民政府要明确组织领导、规划制定、措施落实、投入保障、设施建设、产品供给、活动开展、人员配备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得到落实,普惠广大人民群众。

  2.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标准。鉴于部分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合并的实际,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提高质量,使每个苏木乡镇(街道)都有综合文化站,嘎查村(社区)都建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发展农村牧区家庭文化户等民间文化组织,形成“城镇10分钟文化圈”“农村2公里文化圈”和“牧区10公里文化圈”。

  3.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在试点工作期间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包括电视、广播节目的覆盖率和丰富性,图书馆藏书、公共文艺演出数量,报刊亭建设、公共文化活动阵地等标准。

  (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建设。技术标准分为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两类。设施建设标准主要从公共文化硬件建设方面提出刚性要求;管理服务标准主要是软件建设,重在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效能和水平。试点工作期间重点在加强软件建设方面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符合群众实际文化需要的管理和服务标准。

  1.制定公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