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调研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县政府调研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但同时,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与思考:
一、农村文化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贫乏,基础设施滞后,极大限制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大都以看电视、打麻将等家庭娱乐为主。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一般都是在集市、庙会或逢年过节才开展,且由于其形式落后,观众已大量减少。由于农村文化活动贫乏单调,缺乏新意,致使一些不良风气有机可乘,一些地方陋习盛行,封建迷信抬头,赌博趋于泛滥。
(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发展滞后。自从改革开放后,农村以家庭消费文化为核心的“私性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日益衰败,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式微。农村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戏班、秧歌、舞狮等“草根文化”已不多见。农村公共文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腐朽文化自然会兴风作浪。
(三)农村文化处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时期。受外来观念的冲击,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对农村传统娱乐形式的兴趣逐渐消失,但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他们对现代化、城市化的追求又得不到满足。旧的文化观念逐渐解体,新的文化娱乐体系还未形成,既存的乡村文化处于解体之中,而新的适合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文化秩序又尚待建设,农村文化整体上处在最薄弱的过渡时期。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观念比较落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由于就业难,大部分农村地区迁起外出务工热潮,部分孩子不愿读书,家长意识不高,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都涌向发达城市务工。村里面留下的大部分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留守老人,整体文化素质
县政府调研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本文2015-05-24 18:03:3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03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