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创农民培训新模式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5-05-14浏览:2061下载239次收藏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创农民培训新模式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现今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事关国计民生。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对农村建设的人才智力支撑,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开展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只有新型农民的队伍在逐渐发展壮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农民培训模式的局限性   

纵观我们现在的农民培训模式,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  

1、本土化优势不明显,照搬他人模式现象严重。很多成功模式也许得益于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才显出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各地资源差异很大,照搬别人模式,却未必取得别人那样的成功!“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看来再成功的模式还是离不开让它扎根生长的肥沃土壤的。  

2、培训模式僵化,实用性不强,接受培训的农民积极性不高。一些培训与就业存在脱节现象。部分定点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和内容僵化,实训能力薄弱,重书本、轻实践,重集中教学、轻师傅带徒,重传统工种、轻新型技术培训;大多数培训还都是短期的,受培训农民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学到真本事,难怪有参训农民对接受培训不太积极,甚至有人戏言“不学白不学,学了也白学”。  

3、培训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农科机构、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难以直接转化,发挥效益,培训项目停留于文件中。培训工作政出多门,部门间统筹协调难。现在负责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各部门的培训任务、资金都是由其上级部门对口下达,培训的管理、资金的拨付都不尽相同,各类培训整合起来难度大,不仅浪费现有资源,还影响培训质量。管理体制不顺,缺乏一个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制度。由于参与农村培训的部门多,自成体系,互不联通,不仅导致国家资金浪费,而且损害政府形象。  

4、培训应变力度不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变,一些过去很受欢迎的培训项目已经“门前冷落车马稀”,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如今,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那些高能耗、重体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已经不适合今天农民的胃口了;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提高,一些靠激素、农药快速提高农产品的项目培训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今天的农民培训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思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拓培训的新思路。  

5、官僚作风抬头,培训流于形式。培训工作表面热热闹闹,实则毫无成效。为完成上级部门的任务而大作表面文章,只管为了培训而培训,不管培训效益究竟几何,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致使培训思路不清,效果不明,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却达不到预期的培训目的。  

   

二、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方针   

根据现在我们的社会实际和时代需求,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准则:   

1、发展性。我们的新农民培训模式必须紧扣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创农民培训新模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