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经验交流材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法治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及法律援助等重要职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推进者、服务者、实践者,在全市法治建设中具有职能优势,应当主动担当,自觉融入全市法治建设大局。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宣传教育是我国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我市在不断完善了领导、考评、联动和保障四项普法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逐步延伸了普法工作触角,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打造了“专家说法”、“法治xx”和“乡村法律”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精品专栏,探索普法手机报、普法微博等普法新模式,今后更着重在增强普法实效上下功夫。一是理念再转型。从注重普及法律知识向注重培育和树立法治信仰、法治理念转变,从注重普法教育向注重普法实践、依法治理转变。二是载体再丰富。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对象的特点和法律需求,确定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诚信守法企业”和“民主法治村(社区)”等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方式再创新。推进法治文化与xx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城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的作用,促进社区、校园、企业、村镇等基层单位的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xx掌上司法”,集提供法律资讯、法律法规、在线咨询、法律服务导航等各项功能于一体,方便群众获取法律知识、获得法律服务。
二、加强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法律服务体系的具体要求,也是我市司法行政机关近几年来在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坚持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加强三级实体平台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工作机制,一站式解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都沿街落地,开设了对外服务窗口。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主要依托司法所组建,有的还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或365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专门服务窗口,引进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力量资源,指导和帮助群众办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
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5-04-19 15:29:59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815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