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平安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近年来,我们一手抓经济报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手抓平安报表,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仍然多发频发。问题如何解决?瓶颈如何突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解决平安创建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金钥匙”,我们必须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平安创建的全过程,确保“平安xx”、“法治xx”两翼齐飞,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社会根基。
一、坚持法治思维,在推进平安法治化上下功夫。实践证明,遇事“一断于法”,遇险“加固于法”,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一是要依法保障党政中心工作。继续落实好服务保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扩大有效投资等各项措施,及时了解掌握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问题和风险,及早采取防范化解措施,防止形成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影响平安的问题。二是要依法保障公众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发挥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通过规范执法程序、推进司法公开、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守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加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信访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问题。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运用律师参与、法律援助、依法打击等手段,有效解决缠访、闹访、久访不决、进京非访等问题。三是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抓源头预防,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重点解决好评估决策相脱节、选择性评估等问题,切实把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闸门”把牢、看紧。抓多元化解,进一步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平台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不断提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抓依法调解,重点推动依托组织协会、法律专门人才、居民中权威人士在网络经济、征地拆迁、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环境卫生、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完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实现调解优先、关口前移。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维护公共安全上下功夫。公共安全是基本民生,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紧紧盯住问题不放,给人民群众全方位的平安感受。一是要强化打击。继续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对涉恐涉暴、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信息网络安全等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问题,强化情报信息、综合整治、依法管控打
政法委平安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5-04-19 15:32:34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815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