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网络舆情对基层检察工作的影响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8-06浏览:2216下载254次收藏

在平面媒体时代,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常会被一些利益集团阻断。政治权力高层常会因为不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不容易听得到基层人民群众的呼声而出现的工作上的偏差。“微服私访”即是当政者对此问题担忧,或是百姓对当政者的美好愿望。我们共产党人所强调的下基层调研,也是为了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当时代发展到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已非天方夜谭。当今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3.88亿网民中,有78.7%经常上网浏览新闻,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网络音乐使用率。69.4%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获取知识。  

网络的交互性,可以让每一个网民的意见参与到敏感性事件中。显然,近四亿的中国网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舆论监督力量。网络舆情作为民主进步、公民言论自由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有力的助推着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我们基层检察机关来说,通过网络舆情促进司法公开和公正,帮助检察机关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协助检察机关排除阻力查办案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网络的自身特点,如果网络舆情对事实认识有偏颇,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的发现不及时,反映迟缓,措施不当,也会给检察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因对某些案件介入不及时,处置措施不当等原因,被网络关注,可能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如何研判和应对网络舆情,及时有效地正确引导,消除网络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是基层检察机关必须深入研究、正确对待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媒体的现状和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网络媒体的现状和网络舆情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媒体容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强。网络舆情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参与、监督意识的增强而兴起。网民的大量增加,传统纸质平面媒体的主导地位被替代。无论是速度、发行量、信息容量、还是互动程度,网络媒体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平面媒体的前面。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灾情后,互联网凭借其快速、实时、互动的优势,在及时公布地震灾情、引导主流舆论、服务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网络媒体的强大威力,其影响力也逐渐超越传统主流媒体,坚定了其主流媒体的地位。14点28分发生地震,一分钟后天涯网就出现了首条关于地震的帖子。14点46分,新华社发布了消息。14点51分,腾讯网发布了消息。14点59分,人民网发布了消息。可以说,事件的发生与网络信息发布传播是即时性的,重大有影响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就有可能被发布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信息的即时性优势、快速反映优势、网民广泛参与和互动优势,是其他平面媒体无可比拟的。网络媒体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认同。  

  2、网络媒体被管理难,网络舆情监督无处不在。目前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较难,其“海纳百川”的气度,其实只能引导利用,而非管理所能达到目的。网民在阅读浏览新闻资讯的同时,往往会对一些敏感问题、热点话题、敏感事件发表观点,表明态度,一旦引起多数网民关注,就会引发网络舆情。如“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长抽天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网络舆情对基层检察工作的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