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与使用问题研究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湘口街党工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自2008年以来的三年时间,全街共接收上级选派的大学生村官8名,分派到街道所属湘口、向新、五湖、都湾、芦桥等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的力量,有效地促进了全街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基本情况
湘口街自2008年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以来,现有大学生村官8名。其中:2008年2名,2009年3名,2010年3名;考虑到湘口街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区委组织部安排的8名村官全部为男生;年龄最大2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5岁;本科学历8人、占100%;中共党员4人、占50%,共青团员4人、占50%;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助理4人、占50%,大队长助理4人、占50%;担任现职一年的3人、占38%,担任现职两年及以上2人、占25%。
二、主要作法
1、注重培训,强化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大学生村官知识多,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工作热情高,但缺乏实践锻炼,大多对农村工作还不熟悉,有的甚至还很陌生。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市区街道大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指导。一是加强培训。区委组织部每年都组织了岗前集中培训,聘请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专业人员、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优秀村干部等为他们授课,讲解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传授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湘口街还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参观本街特色种养殖基地和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为他们进入角色奠定了基础。二是实行结对帮扶。全街实行了机关干部、大队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制度,建立起机关干部当师傅、大队干部带着干的“2+1”帮扶模式,并把帮扶情况纳入帮扶干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通过手把手地教,身不离影地带,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对大学生村官承担的重点工作,实行帮扶干部全程参与,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三是例会培训,街道工委每年举行二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通过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讨论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激发在农村干事创业的热情。四是实行列席会议制度。全街在召开大型会议、组织会议及大队支部书记参加的专题会议时,都安排大学生村官列席,让他们及时了解全街当前的中心工作及上级有关政策,熟悉农村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工作动态和方向,为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2、给位压担,放手使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一是给位子。全街现有的8名大学生村官中有3人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助理,其余5人全部任大队长助理。对其中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非党员村官,还有计划地把他们吸纳到党组织中来。2010年,有1名大学生村官经组织培养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是压担子。街道工委针对每名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以及各大队的工作实际,定期召开会议,按季节、分阶段、有目的地将一部分农村工作任务统一安排给大学生村官,并进行跟踪指导,用“压”的办法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建“舞台”。结合新农村建设,全街各大队普遍建起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完善了党群活动室、农家书屋及其它设施,开通了农村基层党员教育远程教育终端,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这些设施,给农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生产相关信息,服务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四是当“后台”。在有的大队,大队干部甘愿当“后台”,自愿做“配角”,对大学生村官放手使用,把他们放到工作第一线,让他们直接面对群众,解决问题。大队干部则在“后台”为他们出谋划策,撑腰鼓劲,当工作出现失误时,大队干部则主动承担责任。
3、完善制度,严格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为了促进大学生村官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在农村有所作为。街道工委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二级管理机制。一方面是街道管理。由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培育,建立了大学生“村官”考察档案,经常性听取所在大队领导的反映和建议,并对大学生村官们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实实在在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大队管理。对平时工作,由所在大队进行重点管理,特别是在上下班时间、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请销假制度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从严要求。二是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建立“两级”考核体系。一方面是大队考核,支部书记做好平时督查,主要是对大学生“村官”每天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服务态度进行记录,按月汇总后报到街党政综合办公室。另一方面是街道考核,街党政综合办公室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对大学生“村官”德、能、勤、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向、工作实绩。三是建立激励关爱机制。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三个优先”即发展党员优先、提拔任职优先、推荐荣誉优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争优进取意识。对一些工作被动的进行具体帮助,一起分析情况,查找原因,制订整改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他们的平衡发展。
4、真情关怀,真诚服务,做到拴心留人。一是在生活上帮助。及时落实大学生“村官”的住宿地点,配备了生活必需品,统一在街道食堂就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在思想上关心。街道领导多次深入到大队看望大学生“村官”,与其谈心交流,指导工作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农村情况,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三是工作上支持。在各大队,为大学生村官安排了办公室,统一配备了办公设施,方便开展工作。通过这些因地制宜的有效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扎根农村、安心工作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到村任职工作推行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作为一项新
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与使用问题研究
本文2014-07-23 10:25:3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915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