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农民就业现状及转移就业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4-06-24浏览:2959下载128次收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2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产业向内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指出:“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项目,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着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使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各得其所。”稳定流动人口,让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条件。  

一、xx农民外出就业的现状及原因  

xx现有户籍人口3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32万人,农村劳动力19.7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9.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且数量逐年增多,外出务工农民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等地,农村“人去楼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渠道不宽。大量农民外出,主要是大城市就业渠道宽广,就业收入高,我县工业经济短板,农业产业化刚起步,第三产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一是从一产就业渠道看。我县常年种植烤烟10万亩,按1个劳动力种植烤烟10亩计算,可吸纳1万人就业;大规模投产的茶叶面积只有3 万余亩,按每5亩需要1人管护茶园计算,可留住劳动力6000人,采茶高峰期劳动力需求量有所增加;常年种植商品蔬菜4万亩,种、收繁忙时节可吸纳3000余人就业,花椒、核桃、中药材等农业产业规模不大,目前全县农业产业领域常年最多可吸纳劳动力3万人左右,加上农业用工属于季节性用工,农民在家守住“一亩三分地”,多数时间“无所事事”,且家庭经济运转困难。二是从二产就业渠道看。xx水泥厂2010年正式点火运行,现有工人170人,满负荷生产可容纳180人就业;现有煤矿8对,设计年生产能力78万吨,目前投入生产4对,年生产能力42万吨,可容纳400人就业,8对煤矿全部运行最多可容纳1000人就业;有微型企业779家,有就业人员3000余人,工业吸纳就业人数微乎其微。三是从第三产就业渠道看。2010年,我县民营经济提供财政税收7724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6.3%,有个体工商户6739家,可带动就业人数在1万人左右,有房开企业7家,2011年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吸纳1000余人就业。总体看,我县常年能留住就业人员不超过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  

(二)农民收入不高。增加收入是农民外出务工的核心,2011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90元,仅占全市的68.8%、全省的85.5%,农民收入不高,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村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家农业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较大。如种植烤烟,按每个劳动力每年平均种植烤烟10亩,每亩平均280斤烟叶计算, 2011年均价为8.34元,10亩毛收益在2.3万元左右,除去肥料、用电、用煤等成本约4300元左右,在家种植烤烟可收入1.8万元左右。如外出从事与种烟劳动强度相当的建筑业比较,每人每天最低工资为80元,按每月25天上班时间计算,每年毛收益在2.4万元以上,比较效益差距较大。加上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只能靠天吃饭,遇到干旱或涝灾,收入会更低,甚至亏本。二是务工收入差距大。受基础设施脆弱、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我县农民就近务工收入较低,且就业难度较大。如我县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妇女月工资在800-1300元之间,而浙江、深圳等地的制鞋、服装、电子等企业最低月收入可达1600元以上,务工收入差距大。三是畸形消费现象突出。我县地处xxxx山区交界处,出境交通不畅,县内断头路较多,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加上受xx、xx等地消费观念的影响,县城内物价持续上涨。2012年1月,我县茄子价格环比上涨100%、青椒上涨66.66%、土豆上涨200%,且价格高过毗邻的xx、xx、xx,以白菜价格为例,xx常年白菜价格为每公斤4元,xx为2.6元,xx、xx分别为3元、2.8元,农民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  

(三)生活环境不优。我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事关群众出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生活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也是农民走向大城市的诱因。一是从出行情况看。截止2011年底,我县公路通车里程为 1927公里 ,全县只有44个村通油路,还有10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一方面,群众进城就医、就学、探亲等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农用物资成本较高,如我县xx镇xx村距县城 23公里 ,公路通畅能力差,进一趟县城来回需要5个小时,同样的农用肥料如尿素,每100斤比县城零售价要高10多元。二是从教育资源看。我县城区3所初级中学有专任教师288人,平均每所有专任教师81.25人;乡镇18所有专任教师803人,平均每所有专任教师13.33人,城乡小学师资配置同样如此,以我县xx小学与xx小学为例,xx小学有教学班40个,专任教师124人,平均每个教学班有专任教师3.1人,有音、体、美、英语专业教师21人;xx小学有班级9个,教师20人,平均每个教学班有专任教师2.2人,有音、体、美、英语专业教师3人,体育器材、电教室等各种硬件教学设施配备差距更加明显,村级小学与城区学校差距更大,农民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城“陪读”现象不断增多。三是从医疗卫生资源看。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卫生人员173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仅 68人,占全县247人的27.5%,乡镇卫生院无彩超、ct、胃镜等先进医疗设备,村级卫生院只有简单的听诊器、血压测量器等设备,满足不了基本医疗需求,农民不能享受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进城养老愿望迫切。  

二、农民工外出给农业农村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农民工向少数大城市、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一方面,在推动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增加了成本,甚至超越了这些地方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另一方面给劳务输出大省的农业生产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一)农业生产效益受到影响。由于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生产效益面临挑战。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难。一方面,留守农民多为年事已高的老人、文盲或半文盲妇女,无法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部分固执的农民甚至对农业科技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在农村开展的各类农技推广培训,农民因为怕耽搁时间、耽误生产等原因,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农民就业现状及转移就业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