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执政能力的七个理论概念
今年6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围绕着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不久,在8月22日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他的发言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以上这七个范畴,有好几个是在我们党的权威文献中第一次使用。对这七个基本范畴,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解读:
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由谁赋予权力的?是代表谁执掌国家政权?执政的目的是什么?为谁谋利益?服务于谁、听命于谁?宗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执政?应该怎样来构建我们的执政体制、从事我们的执政活动、规范我们的执政行为?应该怎样来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维护我们的执政地位?所有这些,都是执政的理念,亦即执政的宗旨、目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问题。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所以,通过对执政问题的研究,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纵观党的理论,可以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已经包含很多丰富的内容,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执政基础。基础二字,不言自明。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一切无从谈起。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执政的基础到底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人民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最重要最宝贵的基础。在人民这个基础中,我们还可以区分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等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也就明确界定了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除了人民基础之外,执政是否还有一个法律基础问题呢?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我们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所以,我们执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包括执政的全部行为,都必须有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要把全部执政的行为建立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所以,执政的法律基础是不可忽视的。
执政方略。方略,大政方针和战略策略也。执政是全局性的根本大事,当然就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方针和全局性的谋划。执政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这是方略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和体制,按什么样的规则和
解读执政能力的七个理论概念
本文2005-08-24 17:28: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46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