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检验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新坐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后,中央和地方正按照《决定》的精神,着手研究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并围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2020年纲要的制定进行调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首次提出,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这表明,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上,将有可能出现令人瞩目的变化。”敏锐的海外观察人士这样解读这一变化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一个全新课题。《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这对中国共产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提出新要求。
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思路正发生深刻转变
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发电120万千瓦时,生产水泥300万吨,还能消化120万吨废钢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在一次重要经济工作会议上以这样的例子,阐述了中国政府将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正被放弃,而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的经济模式,正在得到全力推广。
海内外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稳步前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思路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转变:
9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绿色GDP核算框架已初步建立。在这一全新的核算体系中,现行gdp中将“无情”地扣除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
显著的变化几乎是全方位的。2004年上半年,我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0.9%,超过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农民增收创8年来新高。而这一深刻变化的背后,是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仅“一增一减”就使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装入农民腰包。
在坚决地遏制过热投资的同时,巨额资金被投向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今年上半年,中央预算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8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6%。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主线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和救济“防线”得到空前的加固。促进就业,被鲜明地列入国家宏观经济四大目标。
从靠大量消耗资源进行生产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单纯追逐gdp到核算环境和资源成本,从“工农剪刀差”到反哺农业,从重经济轻社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崭新变化,凸显了我们党领导发展理念的转变——要加快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
重要发展阶段考验着我们党执政能力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科学发展,检验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新坐标
本文2005-08-24 17:27:00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46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