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环境观 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
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中特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称作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了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矿产资源等。中国境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的东部和东南部边缘为太平洋海域,西南部为隆起的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西北部为戈壁沙漠。几千年以前的地理环境也许并不与今天完全吻合,但应没有大的变化。中国境内的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同时受维度和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干旱少雨,南部湿润多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之下,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应、改造利用自然环境,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环境观。大量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许多有关当时人们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资料,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环境观提供了方便。
一、 古人对环境的认识
古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基于直接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无论是采集和渔猎,还是农业生产,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山林与河流为古人提供了采集和渔猎的场所,长期的采集和渔猎经验,使古人对山林和河流产生了依赖和崇拜敬畏心理。农业产生以后,古人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风雨雷电、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超出了古人的认识能力范围。因此,古人对自然怀抱着恐惧和敬畏的心理。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山、水、草、木、虫、鱼、野兽等内容,对山川河流以及动植物进行直接的描述,并含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有关《山海经》的成书年代以及所述神话故事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在此不再赘述,但其书所描写的山川河流和动植物数量之丰富,情节之细致,当不可能是完全虚构和捏造。《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又东四百里,曰命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名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这些记载皆是对山水草木虫鱼等的直观的描述。书中所记载的生物种类很多,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又由于很多物种早已绝迹,所以其真实性自然受到怀疑。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相信古人对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相当的认识,这种认识朴素而直观。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对一些特定的生物或自然现象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如“见则天下安宁”,“见则天下大旱”,“见则其国大疫”,“见则国内有兵”等等的记载。
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解释。《尚书·洪范》中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及其性能作用,“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大传》(西汉伏生)记载武王伐纣至殷商郊邑时,士兵大呼“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人们不仅将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了分类,而且对它们的性能和作用有了较多的认识。
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即相传伏羲的“八卦”,用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概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开始形成理论系统,并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关于“八卦”的产生,《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后世对八卦的解释各圆其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八卦的产生是基于对自然环境的长期的认识。古人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在
中国古代环境观 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本文2014-04-21 14:44:01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6235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