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的应对措施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14-05-08浏览:2749下载252次收藏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的应对措施  

【摘要】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的应对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监测、急救的应对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是完成“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产科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其他如胎盘滞留、产道损伤、产妇本人凝血功能障碍、dic等也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应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有很大意义。  

 一、产后出血的概念. 正常产后出血量一般不超过100毫升,如果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毫升,就称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危急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农村更为明显。产后出血以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出血量最多,产后2h内出血者占产后出血的80%,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的体质不同而异。因此,产妇分娩后应在产房观察2h,以免产后出血漏诊延误治疗。  

 二 产后出血的原因.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产后宫缩乏力:由于种种因素,使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不良,使正常上血作用不能实施而引起出血,这是产后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占70%—75%。
  (2)胎盘滞留:胎儿娩出30分钟后,胎盘尚未娩出者称为胎盘滞留,又分为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几种类型。胎盘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3)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软产道与胎儿大小不相适应或胎儿娩出过快,可造成软产道裂伤,导致血管断裂而出血。如子宫颈裂伤、会阴阴道裂伤表现为胎儿晚出后多量鲜红色血液持续不断地流出。
  (4)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若患有全身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液病、肝病等,也可引起产后出血。此外,如果本次妊娠有重症胎盘早剥、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死宫内滞留过久、羊水栓塞、严重的宫内感染等,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消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也可造成凝血阻碍而发生产后大出血。  

三 预防及其采取应对措施  

1.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的应对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