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加强特色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之语文教育特色介绍
“红杏枝头春意闹 文色斑斓一路新”——西宁市玉井巷小学“加强特色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之语文教育特色介绍
经历了新课改的洗礼与玉小多元校园文化的积淀,经历了玉小人不懈的传承与积极革新,西宁市玉井巷小学的语文教学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独特色彩与风格。
—————题记
西宁市玉井巷小学地处西宁市城中区法院街,始建于19 年,是一所具有“古朴、团结、进取、和合”多层次内涵的城区小学。“让孩童心灵大旅行,让智慧之树尽开花”之追求深深地潜入为师者的思想意识。走进玉井巷小学,给人倍感文化和责任的魅力。校园西侧的文化墙、翰墨飘香的本本读书笔记、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体现了玉小“朴素大方,内涵外敛,藏秀于心”的魅力。十多年以来,玉小确立了“科教助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以“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立足发展,科学引领”为办学理念,以“课堂激励人文化、校本引领特色化、晨吟午读暮省书香化”为方式方法,以“师生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德志高雅”为奋斗目标,将“读经与作文”、“书法教育”“语文教学本色之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彰显课堂教学之特色”置于学校发展之重要位置, 通过建章立制,课程开发,活动推进,环境熏陶等行动,促进师生母语素养提升,从而形成了“ ”的小学语文特色,教师的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应地也改观改变了师生行为,师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语文特色化教育促进了玉小语文教学内涵式发展。“大气、开放、人文、和谐”已成为玉小校园文化特征已蔚然成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持续发展。学校被评为“ ”“ ”(关于语文方面的奖项)。全体语文教师一道以新的理念谱写了玉小语文教育教学特色新篇章。
一. 诵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
“让书香浸润人生,让经典滋润童年”,精心营造书香校园,渗透提升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培养师生课外阅读能力,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质,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意识,学校将“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德育渗透人心”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成效。
自2003年以来,学校领导班子与语文一道研究、挖掘、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品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在经典诗文诵读中汲取文化养料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学校将读书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的专项课题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让书香浸润师生的心灵,让浓郁的读书氛围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国家级课题《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更使全体教师潜心学习的意识得到更好的激发,学校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工作,随着读书活动的纷呈异彩,教师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学校走上了科研兴校之路。随着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与转变,教学艺术得到一定的提高,耳濡目染,教师的变化改变了学生行为语言诸多素养的提升。赋予了“给孩子以美好的童年,给人生以坚实的起步”更多更新的色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了使诵读的道路开满鲜花,学校语文教师积极构建了全语言的阅读体系。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而统合的过程,将语言割裂成孤立的声音、字母、音节、单字等,语言便丧失了联系功能,再也不是真正的语言了。割裂语言,让语言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抽象概念;语言的单元被割裂得越小,就会变得越抽象。而用割裂式的学习法教学生学习语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因此,完整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是全语言教学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全语言为理念,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为学生选择完整、真实、与儿童生活有关的能使孩子灵性活跃起来的阅读材料,构建全语言阅读体系。
亲子阅读完美人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将这一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尽可能地发挥父母的教育功能。每天放学以后,每一个节假日,学生都和自己的亲人生活在一起,低年级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识字量又太少,无法进行独立阅读,几年之中浪费的时间太多太多。
于是学校在语文教师的倡议组织带动下,在各年级学生中开展“亲子阅读”,家长每天或经常用绘图本故事书念给小朋友听,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认识故事的基本结构。在亲子共读的互动过程中,亲子一同进入绘本结合文字与游戏的阅读世界。透过丰富的“阅读”内容,培养了孩子专注的学习态度,在视觉的千变万化中,奠定了敏锐的辨识力及记忆力,为语文学习奠定了遣词造句及作文的潜在基础,同时丰富多元的书籍内容、知性感性的叙述,间接增强了孩童正确的人际互动,对大自然的认知及敬仰,更建构出完美的人格特质。父母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享受亲子相处的乐趣,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提升心灵成长,进而促进家庭的和谐气氛。
跟老师念故事增知乐无穷。似乎这也不是新的发明,可是如果没有“全语言”理论的启发,我们不会看到它的如此大的价值和魅力。由于低年级学生不要求写作业,手的肌肉也不适合长时间写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跟老师念故事,能很好地弥补低年级学生阅读贫乏的不足,使他们的语言和识字量快捷地得以蓬勃发展。只有坚持做了,才会知道其中的乐趣。
于是,我校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刘海萍采取了读故事(带拼音读物)的方法,她让小朋友能指着书上的字念,以帮助小朋友认识文字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方式提供了大量的例句、范文,让学生有机会熟悉文章的用语、故事的结构,同时也可以吸收生字、新词、句型等。此外,可以藉此示范朗读的技巧给学生有机会领略声韵之美。读完后,刘海萍老师让学生还说说自己对该书的意见,而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发问,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刘老师读完一遍或两遍后,再让一些识字能力强的学生念故事,一来是对他学习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的识字和阅读兴趣。
玉井巷小学的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2012年,有8位教师就主题阅读,为全校教师提供了研讨范例,分别在低、中、高学段总结了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和好方法。如:我校牛文玲老师执教的主题阅读课《四季的脚步》,在一篇带多篇的儿童诗阅读指导中,就明晰的体现了“品味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的“三步教学法”,很值得借鉴和推广;朱志燕老师对《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交流分享”阅读方法在中段也很可行;孙继香老师对《城南旧事》一书的阅读指导体现“关注细节,读出自己、读出味道”,小结出“品读中体会情感,探讨中领会内涵”是高段课外阅读的好方法。
为使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年学校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左克厚教授一道编写了《读经与作文》校本教材,由师大中文系牵头培训,在五、六年级进行《读经与作文》读书实践活动。基于低中年级段的认知水平,将《三字经》、《弟子规》纳入该年级段的阅读校本教材,由语文教师专门授课。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法律读本》作为师生的常读书籍,以此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有些班级还让唐诗宋词走进课堂。岁月悠悠,玉井巷小学的语文教学不再涛声依旧,“静悄悄的革命”使语文教学悄然成色。
学校还在青海省图书馆、西宁市图书馆的资助、指导下,投入一定资金扩充图书室。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集中家中的闲书,建立班级图书角,采取“好书交换看”的方式,积极开展“晨吟午读暮省”主题读书体验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品味读书快乐,亲子共读好书”为主题的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力求加大阅读效率,做到“换一本好书,交一个书友,长一点见识”,“打造书香校园”的活动得以深入、延伸。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创建玉小语文教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写作水平,进一步秉承学校文化核心价值——品味教育的精神,玉小以“贴近生活、接触文学、拓宽视野、培养才能、提高素养、发展个性”为宗旨,积极创办《 晓草 》文学社,以“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心系《晓草》,起步《晓草》 ”为信念,学校领导与语文教师一道致力于校刊《晓草》的开发,使文学社真正发挥“以心灵接近文学,以文学净化心灵”的作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晓草》文学社成为“素质教育”下的又一语文特色品牌。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两项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分别是《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研究》和《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此项科研课题的研究,更使全体教师学习的意识得到更好的激发,学校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参与读书活动,通过诵读,教师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在科研兴校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教师诵读的深入,随着素质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与转变,教学艺术得到一定的提高,耳濡目染,教师的变化改变了学生行为语言诸多素养的提升。赋予了“给孩子以美好的童年,给人生以坚实的起步”深层次的内涵色彩。
牛文玲老师说,在涉足书海,汲精弃柏的过程中,我每学期教要按学校的要求阅读大学的教育专著、杂志、写笔记、撰写心得,再加上自己也喜欢广泛阅读,使的语文素养更加扎实,丰厚。同时,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讲座,评课议课工作,又使我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经典浸润人生,雅言传承文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的人文精神是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在浩瀚如海的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如“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负责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团结自强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风尚等,在“读有字书识无字理”的有意义的读书活动中得以积极的传承,学校在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情感体验不丰、思想境界不高、品德修养不正的问题,将德育渗透在读书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大写的人。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更浓”。
二、教研:一股滋润语文教学特色之清新之风。
曾有家长说,你可别小看了玉井巷小学,多年的涵养,“诚实、团结、勤奋、进取”八字校训已经深入到了师生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勃发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学习氛围。
曾有家长说,玉井巷小学不愧为课程改革及德育管理实践中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你走进校门看看,校门内侧墙上的各种奖牌,就是很好的证明。
“梦想,照耀了师生前行的路;科研,改变了师生思想的深度,更改变了师生行走的角度。”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也”。玉小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成为特色,靠的是全体语文教师执著的教研精神,教研使玉小的语文教学逐渐进入了百花齐绽放、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一直以来,学校领导与教师一道大胆创新、完善语文课程体系,致力于语文校本化研究,倡导并实践自主发展的理念,积极将语文课程改革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学校将《语文课堂之创新》《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研究》和《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推广常抓不懈。充分挖掘课堂创新的内涵,在创新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教研,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要求学科教师不仅在教学目标上创新,理念上更新,教学方法上求变,积极将培养目标和体系要努力体现玉井巷小学语文教学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创新,真正将语文的文道统一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是玉小的特色,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缺乏正确的认知,语文教学一度出现了如考试成绩提高了,学生读书少了;学生忙了,学习成本提高了,语文素养降低了;课改搞了,课堂好看了,语文教学更空了;教学空间大了,语文学科的本体弱化了等弊端,近年来,玉小在教导处与教科室积极倡导语文的本色教育,学校通过教研、实践,真切地对新课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把脉,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构建语文就是语文,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概念,在此概念的指导下,玉小语文教学紧扣语文特质,深抹语文的原色,深受社会好评。这种态度是可贵的,冷静的,是守正出新,是正本清源。
多年来,玉小十八名语文教师一起致力于“简单·快乐·开放”的学科特色建设。牛文玲老师对语文有着独特理解和追寻。早在好几年前,针对语文教学复杂和繁琐的现象,牛文玲老师从语文的特质出发,提出了“简单语文”的教学主张。她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追求一种“简单”的境界。简单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机械刻板。简单是简约、简洁、简明的合壁。“简单语文”就是对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去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把语文课上得精练一些,实在一些,灵动一些,开放一些,让学生理解
小学“加强特色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之语文教育特色介绍
本文2014-01-08 06:54:4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5523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