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4-01-06浏览:2600下载251次收藏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  

   

省九届十中全会上,省委提出“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四化两型”是对“兴工强农”、“三化”、“一化三基”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湖南“既解当务之急,又谋百年大计”的深层思考。“四化两型”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四化”要由“两型”来引领,“两型”要通过“四化”来带动。“四化”既不是平均使力的“四化”,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四化”: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是重要载体,信息化是重要支撑。只有实现“四化联动”才能实现“四化两型”的目标。  

一、我省“四化联动”的现状。  

工业化对城镇化可以起到带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可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坚实基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和支撑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可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中提供支撑和推动作用。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全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将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湖南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优势也是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对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将起到重要作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进入到联动发展阶段,“四化”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  

二、推进“四化联动”的必要性。  

当前,我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湖南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6年至2012年,工业化率由35.6%提高到41.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5%提高到57.8%,城镇化率由38.7%提高到45.3%。湖南己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我省资源禀赋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万元c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2%。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道路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三、如何推进“四化联动”。  

(一)要坚持抓大扶小,加速新型工业化。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倾力培植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一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要大力培植精品钢材、锰深加工、有色冶炼及深加工、石油化工、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站配套及输变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造纸、陶瓷及花炮、轻纺、卷烟、新材料等十六大类产业,重点培育5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千方百计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紧盯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沿海转移企业,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强化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三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开发区规划建设。我们要推进长沙信息产业园、长沙光伏产业园、湘潭信息产业园、益阳信息产业园、常德德山产业园建设,引导产业布局向长株潭发展区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引导乡镇(街道)到开发区兴办“园中园”,采取区乡共建模式,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坚持调优调强,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特色农业板块规模,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1、狠抓基地建设,形成湖南区域性优势产业带。(1)培植主导产业,搞好基地建设。湖南地域辽阔,各地资源优势不一,根据湖南的原料基础和加工比较优势,应突破“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界限,合理配置资源,重点扶持粮食、棉麻、油料、畜禽、水产、林果、茶叶、蔬菜、烟草、药材等系列农产品发展成为全省的主导产业。要围绕这些优势主导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建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