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进展与思考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3-10-14浏览:2970下载141次收藏

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进展与思考  

天津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贺胜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各位领导,大家好!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分别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强化管理三个基本面上,确定了不同切入点进行改革试点。天津市不是国家改革试点城市,但也在按照国家试点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科学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积极推进医疗资源配置调整。坚持“强两头、抓重点、调结构、上水平”的基本思路和“强化政府责任、适应城乡发展、实行多元筹资、满足百姓需求”的基本原则,按照合理调整三级医院布局,重点加强区县医院综合实力,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优化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推进医疗服务体系“三级”协调发展。  

一是将医大总医院、第一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第三中心医院、中医一附院、天津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大型医院,特别是市级医学中心适度扩建,持续提高其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适应全市城市空间布局总体调整带来的人群居住格局的变化,重点将胸科医院、环湖医院、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二附院、医大代谢病医院等一批大型医院由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地区向城市周边等资源相对短缺地区迁移,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  

三是新建市第二儿童医院等一批儿童专科医院和专科诊疗中心,着力解决儿童看病难问题。通过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新建一批非公立医院,调整全市医疗资源的结构和格局。  

四是加速滨海新区第五中心医院、泰达医院、大港医院、汉沽医院、港口医院和渤海石油总医院等大型医院升级改造,新建空港医院、滨海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等三级医院,全面提升滨海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着力推进10所涉农区县综合医院和12所中医院升级改扩建,争取到“十二五”末,每个涉农区县都有1所三级规模综合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以上中医院。  

六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特别是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切实强化基层,筑牢网底。  

通过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形成以5个医学中心为龙头,8个区域医疗中心、9个专科诊疗中心、12个区县综合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卫生服务组织(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全市医疗资源总量将更加充裕、质量更加提高、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积极探索以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为基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自建院以来就实行管办分开,医院不设行政级别,由开发区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全部由聘任的院长负责,医院完全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与北大医学部合作,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托管北京大学医学部实施管理,通过委托经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并探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三中心医院探索实行以“包餐制”、“无陪伴”和全程优质护理为特色,以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和绩效管理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此外,全市67所二级医院对58个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涉及33个专业的50余个病种。2013年1月至5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达到22.99万人。  

(三)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进展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