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说开
由“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说开
孙传志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前不久说: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习近平的讲话经媒体传播后,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党的总书记,开诚布公地希望党外人士积极建诤言、作批评,帮助党查找问题,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确实体现了我党善纳群言、广聚群智、闻过则喜、求同存异的胸怀,体现了我党光明磊落的底气。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泛听取和吸纳群众意见,是实施正确决策的重要环节,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内在素质,是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我们党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的事业,离开了人民群众,便无事业可言。因此,作为执政党,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必须善于听取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批评意见,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事民为先”,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我党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延安时期,开明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我党“精兵简政”,有的人怀疑李鼎铭的提案动机不纯,然而,毛泽东同志却坚决支持李鼎铭,他说:“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后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后,党、政、军各级组织,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毛泽东后来还为延安《解放日报》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进一步推动精兵简政这一政策的实行。现在回过头看,这一故事之所以能持久被传为佳话,源于我党善纳群言、求同存异的胸怀。
其实,尖锐的批评是一种真正的关爱,是一种难得的“苦口良药”。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己觉察不到的时候,或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别人提出善意的批评,不仅有利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还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使自己吸取教训,少走弯路。有人说,批评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是针对人思想和言行上存在的“病灶”进行的一次门诊治疗,目的是争取把小“病”及时治好,防止变成大“病”住院治疗。一个“患者”如果能从思想上积极配合“治疗”,就会很快康复,防止“病情”恶化。反之,和“医生”对着干,怕“打针”、“吃药”,任由“病情”发展,就会由小“病”变成大“病”,到那时后悔就晚了。所以,我们既要欢迎赞美,更应该正确对待尖锐的批评。
对待尖锐批评一定要有“闻过则喜”的态度。古人说:“君子之过
由“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说开
本文2013-09-24 08:42:2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4625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