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社局服务平台经验交流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3-07-18浏览:2039下载186次收藏

 

自2003年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第一,就业为本”的理念,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为保障民生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坚持统筹规划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财政服务大厅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和积极申请国家项目的资金扶持,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13个乡(镇)场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暨财政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任务。
一、高位推动,按照标准化要求,加强阵地建设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成立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发改、人社、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消防等部门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部署选址、土地征用、公开招标、质量监管、规划设计、资金拨付、工程验收等事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近几年来,累计投入915万元建造了7个550平方米,5个60平方米的乡(镇)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投入240万元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所、站配备了软硬件设施。
二、整合资源,方便群众办事
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前,我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各项业务工作分散,给办事群众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坚持统筹规划,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财政部门联合有效整合资源,节省资金,将财政和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联建联营,将直接面对群众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经办、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维权、涉农补贴、综合业务等业务全部规划入建设项目,规范打造“一站式”大厅服务。可以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民、舒心、高效”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财政涉农服务,实现了“进一个门、办多件事”的便民格局。
三、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13个乡(镇)场、6个社区和7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站,每个乡(镇)场都有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就业服务工作,每个村队(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设置一名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形成平台到村、服务到户、联系到人的工作新格局,城乡居民可就近享有“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社保有人办、维权有人助”。在内部布局、服务功能、业务流程、基础台账、工作软件上均达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标准要求,实现了机构、工作、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六到位”。与此同时,积极指导乡(镇)场、社区(村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站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劳动力供求调查发布制度、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建档和统计制度、就业信息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还建立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协理员工作例会制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社局服务平台经验交流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