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打造高技术人才重点区的对策研究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5-05浏览:2618下载290次收藏

     为紧紧抓住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机遇,xx高新区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围绕构筑人才高地,开展了专题调研,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xx高新区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营造环境等措施,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载体日趋完备,人才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用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对人才资源的投入逐渐加大。政策引导机制逐渐完善,人才工作的大环境更加优化。完善的政策体系、良好的区位优势、优质的人文环境为构筑人才高地奠定了比较充分的基础条件。

二、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尽管近年来高新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相比,与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为:

1、人才总量不足。据统计,区人才数量只占总人口的7.5%。每10万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4645人,远低于苏州(10782人)、济南(10800人)、青岛(7200人)、烟台(4700人)等城市。

2、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层次偏低。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在分布上有“三多三少”现象,即:城区人才多,基层人才少;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人才少;搞具体业务的多,搞科研开发的人才少。

3、急需人才比较短缺。通晓世贸规则和法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擅长资本运作和金融投资人才比较缺乏。技能型人才仅占各类人才的30%,缺口较大。

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少,高层次和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区内具备研究生培养能力的仅有山大xx分校和哈工大(xx)两所高校,在校硕士以上研究生仅在千人左右,尚没有国家级的科研院所,无论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还是吸纳能力,低于周边的大连、青岛和烟台等城市。

2、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不到位。在落实市、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时,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政策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到制约。

3、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近年来,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为聚集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确立了人才投资优先的定位,并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如江苏县级市昆山每年投入1亿多元、台州每年投入550万元作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资助和奖励。尽管我区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缺乏投入长效机制,且投入的经费还远远不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打造高技术人才重点区的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