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激励机制与方法创新的研究
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表明: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在目标与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目标、辅导、评价、反馈等环节,而企业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绩效考核,一套合理、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是促进一个部门和系统进入良性运转、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保证。下面以在进一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的经济转型为例,浅谈绩效激励机制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几种创新方法及发挥的作用 。
一、实施绩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的经济转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机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集约化、社会化发展趋势,医疗机构已由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向“科学、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模式转变,逐步迈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善就医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展示一流技术、降低服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减轻病人医药费负担”为经营目标的良性发展道路上。如何在经济转型时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团队精神,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奋进,需要公立医院在激励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
二、绩效激励机制的几种创新方法:
1、制度的激励创新:依据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和患者利益需求,结合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化培训,使员工由被动约束逐步过渡到自觉接受,制度执行中坚持奖惩结合、奖惩分明、奖惩及时,做到人人平等。
2、形象的激励创新:包括规范不同岗位职工的行为准则,从岗位着装、言谈举止、职业操守、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教育入手,培养职工对患者的朋友感、亲人感,树立“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患者为重、质量为重的”服务意识,切实维护患者权益,提供优质、高效、低廉的满意服务。
3、奖金分配的激励创新:建立公开透明、以绩效为主、向临床一线人员政策倾斜的分配原则。临床科室以体现工作效率为主、兼顾经济效益,把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门(急)诊量、手术例数等重点医疗指标作为衡量科室业绩的有效指标;医技科室以体现实际工作量和增长量为主,兼顾成本控制,把增长幅度和成本控制幅度作为核算的有效指标;非临床科室以临床科室基本奖金为基础,结合岗位风险、工作负荷、难度系数进行测算,同时参考临床一线给予的定
绩效激励机制与方法创新的研究
本文2013-05-05 17:30:1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547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