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制度分析——以某某市为例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1]。弱势群体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对待弱势群体问题上主要采用促进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途径来解决,同时完善新医改中有关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和内容,建立起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某某市低收入群体以及由于疾病、残疾等原因导致贫困或可能导致贫困的城市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分析。
1某某市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某某市在最初的医疗保障改革中,已经树立多层次医疗保障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补充医疗保险为辅助的发展道路,融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及多种社会团体医疗救助的为一体的多层次保障结构。2008年,政府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类医疗救助、医保减负政策的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某某市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1.1基本医疗保险 1.1.1 制度体系某某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然还有其他特殊性医疗保险,通过这些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市的户籍人口[2]。1997年3月,某某市列为国务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正式实施医保改革,到现在,某某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2009年的新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将缴费率定为10%(个人交2%,用人单位交8%),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1.1.2 医保减负政策这是某某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一项即将全面推行的崭新政策,主要以参加城市医疗保险的人群为受益对象。据释,未来五年内,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加大财政和政策投入,从而使本市的医保减负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在城市医疗保险基本政策中,有针对性的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门诊大病、家庭病床不设起付线,且报销比例高于普通门诊”等。
1.2 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政府医疗救助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险缴费补助、医疗费用补助和临时性救助三种形式加以实施[3]。某某市从2004年开始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但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原因,这一制度在医疗弱势群体的保护上却成效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医疗救助覆盖面不大:从目前全市主要实行的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制度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实施救助的对象多限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而其他比如失地农民、残疾人等则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故而受益人群其实相当有限;再者,医疗救助保障程度相对较低:在城乡基本医疗救助制度下,低保医疗保障额度较低,对于日常小病的治疗需求尚且可以勉强应付,而对于大病、重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则无能为力。狭窄的保障范围和较低的保障水平致使医疗救助制度在医疗弱势群体保障问题上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1 实行医疗保险缴费补助政府以强制征缴的形式来收取城市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费,没有参加这两种保险的居民可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于参加与否属于自愿原则,因此缴费困难往往成为部分贫困居民获得保障的主要障碍[4]。某某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城镇低保人员等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一定补助,补助资金按月随低保金发放,其他享受本市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政府特殊救济人员个人缴费则实行全额补助。
1.2.2 实行农村医疗费用补助目前某某市主要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给予有限的医疗费用补助,同时资助其参加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就防止了因患大病又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进而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现象的发生。农村医疗费用补助由民政部门实施,具体实施在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及各种渠道的费用补助和减免之后,是政府医疗救助的重要部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补助救助对象的大病医疗费用,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
1.2.3 特殊性救助除一般常规医疗救助外,某某市还推出在一段时间内享受医疗救助以及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因患常见病、慢性病,门急诊费用较大且影响其家庭基本生活的人员,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救助,救助额度根据当地医疗消费水平确定。
1.2.4 慈善类医疗救助某某市社会福利院、某某市慈善基金会、某某市红十字会等社会慈善力量,通过不定时义诊、提供专业医疗服务项目、设立慈善医院以及医疗经费补助等形式,使许多弱势群体受益,成为政府医疗救助的补充。
1.3 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作为主体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是能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筹资机制,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费用风险共担与控制道德损害的平衡机制。主体医疗保险着重于关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而补充性医疗保险强调卫生服务的效率。《某某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和《某某市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针对门诊大病、住院费用等项目中个人自付部分按比例给予补偿,补助标准为医疗总费用的60%以内。通过这一举措,弱势群体因病致贫的现象得到
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制度分析——以某某市为例
本文2013-03-13 11:19:49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300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