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局长在2013年全区旅游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3-02-27浏览:2503下载283次收藏

局长在2013年全区旅游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全区旅游业发展情况,部署2013年旅游工作。下面,我代表自治区旅游局,作工作报告:
一、2012年旅游工作回顾
2012年,全区旅游行业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开拓进取,拼搏创新,保持了全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平稳有序,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达13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 ;实现旅游总收入103.4亿元,增长22.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33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和23.0%。
一是安排专项资金编制规划15部,组织评审规划5部,连同之前的60余部规划,形成了“以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市级旅游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旅游区(点)详细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框架。围绕《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科学合理安排项目资金1.6亿元,主要用于黄河旅游带、大六盘山等项目建设及景区、农家乐厕所标准化建设,在银川市率先启动了旅游星级厕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滨河大道公路旅游标志牌工程顺利竣工,我区实现了高速公路和滨河大道宁夏旅游标识牌的全覆盖。宁夏科技馆和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森淼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
二是创新营销思路,整合营销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构建“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形象。采用广告补贴的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财力加大宣传投入;以重大会展活动为牵引,不断探索和改变促销模式,在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介;整合季节性旅游产品,适时开展大型节庆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旅游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2012年,我局牵头出资2000万元,沙湖、沙坡头、水洞沟、回乡文化园以及五市分别出资200万元,打捆使用,联合在央视黄金时段播放“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宣传广告,取得了良好效果;打造银川火车站出站通道宁夏旅游展示长廊、冠名旅客列车、在上海城市公交车制作车体广告、在首都机场航站楼、银川河东机场等旅客集中的地方投放平面广告,极大地提升了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投入产出的回报率非常高;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以及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型盛会9次,获得优秀展台奖2次,优秀组织奖3次,优秀演出奖1次。组团外出推介20场次,其中,国内推介10次,境外推介10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份。首次整合文化、民俗、美食、冰雪四大旅游产品,举办宁夏冬季文化旅游节,为解决我区旅游“半年闲”问题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设计制作了《宁夏旅游口袋书》、《冬游宁夏》等轻便实用的旅游宣传品,并在机场及各大宾馆广泛投放;邀请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南京营销专家来宁调研并参与旅游营销策划工作,创新营销思路,着手研究制定宁夏旅游营销新方案。
三是以企业标准化建设和星级评定推动服务规范化;以推广应用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强化动态监管,促进诚信建设;突出依法治旅,推行机制创新,通过日常执法监督和专项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治理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全年落实各项行业管理制度、办法7部,评定星级旅行社13家,培育创建五星级旅行社5家,实现宁夏五星级旅行社“零”的突破;新创建星级旅游饭店22家,其中,四星级9家,扩大了旅游星级饭店规模,提高了高端游客的接待能力。38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高质量达标,开启了提高服务质量的新途径。开展执法检查125次,检查旅游企业86家,检查导游员1123人次,检查员检查率达到100%,导游员被查率39%。受理有效旅游投诉30起,结案率100%。年审培训导游员1628人次,岗前培训导游员280人次,岗前培训旅游汽车驾驶员198人次,组织旅游先进工作者代表16人赴广西进行考察培训和旅游系统19人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首次实行了导游比赛津贴奖励机制。
四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旅游市场秩序季度形势分析会制度,以标准化建设和诚信化建设为抓手,推进企业管理科学化、流程化,服务特色化、品牌化。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予以细化量化,使旅游行政处罚做到“自由有度,裁量有据”。分类整理了旅游审批事项,明确了审批内容、区市县各层级权责以及行政审批的时限和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五是成立领导小组,局领导亲自挂帅,对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以后,局领导分别率领督查调研组赴五市进行专题调研专项督查,在督导检查贯彻落实《决定》和全会精神工作中,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调研中检查督导《决定》贯彻落实情况,靠前掌控,悉心研究,找问题,想对策,抓落实,促发展。结合贯彻落实《决定》情况,组织调研完成了《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决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报请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通过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为做强做大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是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旅游政风行风工作。完成了国家旅游局《完善民主评议旅游行风制度》的课题研究任务。引导全区旅游行业开展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讲诚信、促发展”主题活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勤政警示教育”活动,探索建立我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区勤政警示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等主题活动,认真开展了“爱岗敬业、勤政为民”为主题的勤政警示教育月活动,不断增强机关勤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了广大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加强,工作纪律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宁夏旅游系统继续保持了全区文明行业的殊荣。
二、过去五年旅游工作总结
一是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201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及其《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战略、新任务、新内涵,确立了“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新定位,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是旅游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厅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5000万元逐年递增,2012年达到1.6亿元,发改委把预算内地方统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2008年旅游专项资金设立以来,已累计投入近8亿元。市县政府也明显加大了旅游业投入。
三是旅游数据不断创新。2008至2012年,我区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345.91亿元,是前20年之和的2.2倍;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718万人次,是前20年之和的1.1倍;累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602万美元,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
四是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据测算,2012年我区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4.3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0.77%。农家乐从2008年开始发展,到2012年全区超过30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69家),年接待量近24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亿元。
五是旅游要素更加完善。全区a级景区由30家发展到现在的34家,其中5a级3家、4a级10家、3a级15家,2a级7家。银川市4a以上景区完成中、英、阿、韩多国文字指示牌系统建设;全区星级饭店由58家增至  82家,旅行社由96家达到11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从5家增至12家,星级旅行社23家,3家旅行社进入赴台旅游市场。随着铁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客列车不断增加,2012年新增银川至北京和银川至上海旅客列车两趟,并开通了银川至迪拜和银川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线。最近又开通了银川至曼谷旅游包机,春节还将开通银川至台北包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客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六是节庆活动打响品牌。通过举办文化旅游博览会、中阿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接会、中国(宁夏)国际自驾车旅游节、中国(宁夏)国际休闲垂钓旅游节、冰雪旅游节、六盘山山花旅游节等活动,展示了宁夏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了宁夏旅游的影响力。邀请韩国、迪拜、新加坡、港澳台、北京、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重点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和新闻媒体来宁采风踩线,进一步拓展了客源市场,提升了宁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是文明行业建设深入化。全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220多个单位,文明单位达到184家,实现了区市县(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4a级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国际旅行社创建文明单位四个100%。宁夏旅游系统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区文明行业,成为全国省级旅游系统首家成功创建文明行业的典范
八是政风行风建设常抓不懈。5年来,始终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旅游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局长在2013年全区旅游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