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科研平台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2-07浏览:2087下载201次收藏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科研平台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得以稳健发展的前提,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各类研发机构的建设与打造,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新载体,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海安县研发机构建设现状  

目前海安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家,其中省级45家(占全市五分之一),由鑫缘集团承担实施的“国家级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中、苏北唯一)。建有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6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公共服务平台3家,省级以上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站12家,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应该说,我县各级各类研发机构在推动企业“两自” 创新(自主品牌、自主专利)、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从运行绩效看:2011年全县纳税50强中建有研发机构的有49家,入库税金占到规模以上企业缴纳总额的70%。  

从研发能力看:2009年以来,各级研发机构建设单位共承担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6项,占比89%。  

从科研成果看:2009年以来,各类研发机构累计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312项,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申请专利11636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4098项,占全县专利授权总量的70%,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90%以上。  

从建设过程看:通过校企共建研发机构,促使高校、院所的研发行为融入企业技术进步体系,企业技术储备显著增强。2009年来,共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43项,累计新增投入45.82亿元。同时,各类研发机构集聚了全县90%以上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成为招引高、精、尖人才最主要的平台。  

二、研发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研发机构建设在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方面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1、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仍然欠缺。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缺乏认识,更谈不上重视,注意力主要放在生产、市场、销售等直接关系企业眼前效益的方面,认为科技创新产生经济效益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一定风险性,所以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企业只是引进实用性较强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技术模仿组装产业化技术,在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是否得到核心技术,是否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是否要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不十分关心。  

2、科技创新活动显现“高原现象”。调研发现,不少大中型企业在创业初通过跟踪、引进、模仿等形式,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手段,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科研平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