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对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实施搬迁改造及建设南部新城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2-07浏览:2384下载287次收藏

关于对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  

实施搬迁改造及建设南部新城的建议  

   

   

化工园区建设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产业空间集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化学工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海安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是2003年经江苏省环保厅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南通市发改委网站相关内容显示,该化工园区东临老204国道、西枕焦港河、南沿新长铁路、北依栟茶运河,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列全市9个化工园区的第8位,实际征用土地0.8平方公里,列全市9个化工园区的第9位。国税部门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园区实际投产企业16家,2011年实现开票销售12.94亿元,入库增值税6015.02万元(占全县3.64%),入库企业所得税2839.85万元(占全县4.83%),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然而,该化工园区从上马建设至今,一直饱受争议,有关化工园区污染的网贴比比皆是,部分民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海安的形象。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县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季风影响,全年有5-6个月的时间刮东南风,夏初和盛夏季节有近3个月的时间刮西南风,化工园区正处在海安县城的上风处,主城区居民极易受到化工企业排放废气、污染颗粒的影响。二是随着城市发展,大量居民小区、学校陆续在县城南部和西南部兴建,与化工园区比邻而居,有的居民区距化工企业仅一河之隔,最近的民房距化工企业仅20米,化工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周边居民、环保部门和网民关注的焦点。近年全国多个地区化工企业发生的多起污染、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伤害和严重威胁,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化工园区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2011年7月15日,我县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战”也是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我县新时期七大战役之一。为此建议县政府对该化工园区实施搬迁改造,并进行后续功能性开发,打造南部新城,还一个碧水蓝天的“大美海安”。  

一、重新修订县域发展总体规划  

海安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的立项和建设是得到省环保厅审批的,也是符合当时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但根据目前县城主城区发展形势和我县经济发展态势,已不宜在离主城区如此之近的地方保留一个对几十万人民生活具有严重威胁的化工园区。而此地块紧靠老204国道、新328国道、江海高速、沿海高速,距海安火车站也较近,如果转而大力发展工业、商贸流通、仓储物流以及房地产、总部大楼等,则不但减少了化学污染对县城发展的制约,也符合我县推进“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品牌建设的总体战略,同时还提升了第三产业在我县经济中的比重,对培育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提升社会繁荣程度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尽快选定化工园区新址  

化工园区新址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应确保与主城区、居民聚居区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减少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距离学校、自来水取水口、水源保护地、农业园区等生态敏感区域较远;三是交通较为便利,距离河流、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较近,便于获取原料和对外运输。可考虑将新址选定在大公镇以东,李堡镇以西,北凌河北岸与东台交界处,该区域距主城区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对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实施搬迁改造及建设南部新城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