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努力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提档升级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3-02-07浏览:2132下载154次收藏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有着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自1991年列为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和产业化龙头项目、省级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滩涂开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四类项目资金50144.9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4121.57万元,群众或企业自筹资金16023.35万元。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991年以来,我县各类农业开发项目区共改造中低产田62.01万亩,开垦宜农荒地1.05万亩。新建机耕桥69座,机耕路793.18公里,防渗渠1086.16公里,新建或改建电灌站316座,营造经济林和防护林1.96万亩。通过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了高产稳产农田或高标准农田。2011年度存量资金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48.59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040.42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862.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以各类农发项目为平台,以项目财政资金为引导,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放大项目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几年,大公镇群益、海安镇新丰、墩头凤阳的桑园丰产方、老坝港顾陶的设施栽培园、西场壮志的葡萄园、角斜五凌的阳光温室大棚等,都留下了农发人的足迹。  

3.实施科技推广,加大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引进良种、示范推广实用新技术、开展科技培训,种植示范方等形式,提高了项目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2011年度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区共推广新技术12项,开办科技培训3784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方24个,培植科技示范户1534个,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科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达到了65%。  

4.坚持生态开发,推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努力节约水资源和耕地。仅2011年度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区,共推广低压管道或衬砌渠道86.472公里,节约用水225万方,节省耕地220亩,年节约用电11万多千瓦时,每亩节约灌溉成本3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努力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提档升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