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如何做好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其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村级是最基层、最前沿工作阵地,直接面对群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水平,也影响着党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如何强化村级管理,进一步健全经常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网络作用,真正实现“村为主”,工作重心下移,解决计划生育“梗阻”在村问题,提高计生工作水平,是新形势下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浅谈一下我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的几点认识和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目前村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政府制约机制弱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大家都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比较好,人口出生率也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与政府采取的制约机制紧密相关。当时,各级政府都把计划生育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容不得基层工作人员有丝微的懈怠心理。为了完成计划生育工作,政府一方面从源头上着手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的政策和好处,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实行了超严厉的惩罚措施,对违反政策生育的农民实施重罚,如我县“五连冠”期间,扒房子扒屋,株连九族,蹲班房。当然,当时的计划生育措施虽然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存在,但是却对农民构成一定的威慑心理,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内维持了农村较低的生育水平,我县从96年至01年期间的合法生育率均在97%以上。如今,政府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规范,也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遵守“七不准”,许多以前基层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的强制性约束手段都受到了限制,被禁止使用。这就在客观上导致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缺乏严格明确的制约机制,农村基层组织能够采取的多限于定期孕检以及事后的简单处罚约束,然而,群众强烈的生育愿望和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思想意识,必然导致这样的制约机制是脆弱的,在以村为单位的“熟人”社会中是缺乏制约力的。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央《决定》的主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就是减少违法生育,分析我县的违法生育对象,大体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守旧型违法生育。这种对象受“多子多福”旧的婚育观念影响太深,认为家庭要兴旺,孩子多了才有希望。二是赌气型违法生育。这种对象往往是光有女孩,怕别人看不起,也是怕在村里受气,于是非生一个男孩不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造成性别比失衡。三是富人型违法生育。这批富起来的人“人富思想不富”婚育观念依然传统,有为家业继承的、有为面子的,而且不怕罚款,富人超生渐成上升趋势。四是流动型违法生育。这些对象往往钻户籍改革和市场经济中人口流动大的空子,既无固定居所,也无固定职业,哪里风声紧就离开哪里,哪里有空子就往哪里钻,就像小品“超生游击队”一
如何做好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本文2013-01-29 18:00:4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