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新部署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3-01-24浏览:2039下载127次收藏

学习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新部署

韶关市编办 李先明

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部分内容中,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定位、出发点、途径和措施作了明确而深刻的论述,这为今后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管理的新定位

十八大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于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两个必须: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报告中指出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新提法:从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也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管理这个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正在积极往前推进。

二、社会管理的出发点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这是社会管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三、社会管理的目标

社会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我们国家进入到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和谐因素在增多。通过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管理的三个重要途径

源头管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源头管理体现为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而不是停留在应急性、“灭火式”的管理上。源头管理主要是民生为先,服务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更高质量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管理的战略新部署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