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国内外宏观形势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xx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增创新优势的发展路径,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开展“两竞赛一赶超”活动,抢抓机遇,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经济运行克难求进实现新突破
经济继续保持企稳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亿元,可比价增长1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9.3亿元,增长5.7%;工业总产值3780亿元,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7亿元,增长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30亿元,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增长17%;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突破1100亿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全区经济发展实现了难中求进、稳中求好的目标,成绩来之不易。
开放型经济难中奋进。全年完成注册外资22.8亿美元,增长1%,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增长10%,其中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5个,注册占比67%。完成进出口总额224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出口122亿美元。xx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实现逆势增长,进入全国十强。新批外资融资租赁公司12家,累计14家,总数列全省县(市)首位;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8亿美元。完成服务外包离岸接包合同额1.1亿美元。全年兑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奖励资金7300万元。
重大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组织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展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区171个重点项目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全年完成投资380亿元,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电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市政建设5类项目进展较快,±800千伏同里换流站、华电燃机热电联产、麦考林中国运营中心、国望高科一期和欧普照明一期等项目建成投运,中源科技纤维、新民科技熔体直纺、大唐燃机热电联产、变压器厂和通鼎光纤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
要素保障得到加强。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顺利推进,省级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获批,入选省级高性能纤维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省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省电梯出口基地。东吴水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固德电材在天交所挂牌。成功发行企业融资券、私募债、中期票据40亿元;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对我区授信200亿元,已发放27.6亿元。实行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助企融资超过90亿元。37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省国土厅验收,取得挂钩指标1031亩;完成原地盘活4437亩、复垦置换3273亩土地任务;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41个,新增耕地3461亩。
(二)产业转型量质并举取得新成效
新兴产业增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19亿元,增长11%,占规上工业比重47%。其中,新型平板显示、新材料产业分别完成产值402亿元和443亿元,继续保持增长;智能电网产业势头旺盛,实现产值306亿元,增长25%;高端装备制造业形势较好,实现产值88亿元,增长11%。新兴产业在建项目216个,计划总投资28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40亿元。聚能硅业在希腊投资2.5亿欧元建设115兆瓦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群。举办首届文化产业投资推介会暨文化产品展示会,重点扶持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完成投资2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18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6%。
主导产业巩固提升。纺织、光电缆和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12%和2.5%。恒力、盛虹等企业牢牢占据高端纤维领域制高点,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纺织面料产销两旺,14家企业跻身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光电缆行业增长较快,亨通集团荣登2012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榜首;电梯行业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总投资15亿元的康力电梯产业园开工建设;为苹果、三星等配套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好,传统电子产品行情保持平稳。6家企业进入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注册商标2000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8件,“盛泽织造”成为全省首件著名集体商标,企业参与制订国标、行标6项。xx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led特色产业园。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85亿元,增长4.2%,占规上工业比重48.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高新技术产品17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7项。新增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外资研发机构3家。全年专利申请量3.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119件。新增国家“千人计划”4人、省“双创人才计划”6人、市“姑苏人才计划”12人,新评定科技领军人才68人。实施“名校优生”引才工程,激励本地企业引进优秀毕业生508名。恒力化纤、科林集团两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盛虹集团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企业入选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晋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绸都网、xx纺织科技中心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xx)研发基地建设进展顺利。xx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中国大陆县级城市创新指数第一。
服务业实现新跨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3亿元,占gdp比重40.5%,提高1.8个百分点。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列入省十百千重点集聚区提升计划。38家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滨湖新城总部经济区首批已有11家企业入驻。国内首条跨省联合打造的区域风景路在xx启动建设,xx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晋升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接待境内外游客15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分别增长15%和20%。新增创投机构3家,累计44家,注册资金56.8亿元。辖区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1635亿元,新增贷款345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荣获全国诚信示范市场,xx农村商业银行上榜中国服务业500强。
(三)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拉开新架构
规划功能不断提升。深化完善滨湖新城战略规划、滨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湖新城建筑色彩规划等项目,完成环太湖风景路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心商务区规划总控设计、城市绿轴景观设计、s230以东地区城市设计、滨湖新城观光单轨可研报告等规划编制。积极开展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4号线xx段站点500米内城市设计、东太湖旅游启动区规划、滨湖新城水上游览规划、老东门整体改造规划等研究。加快推进核心区广场、总部经济区、公共服务区内单体项目的规划设计。加大城乡规划统筹和覆盖力度,编制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古镇保护规划,完成区域内高速公路沿线户外广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多个专项规划的编制。
新城建设快速推进。滨湖新城50个项目列入区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滨湖新城核心区15条主次干道全线贯通,路网基本成形。绿地太湖城、绿地城市综合体、唐仲英基金会中国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温泉度假酒店、太湖新时代项目稳步推进。湖滨华城、城南家园、乐居花园、芦荡路南区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已交付使用5300多套,有效缓解拆迁安置需求。加快盛泽新城区科技中心和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新城区地下停车场、金融街、文化中心、人才交流中心、潜龙渠公园商业街等项目动工建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运河大桥暨东太湖大道东延伸段通车,江陵互通顺利建设,苏南运河四改三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轨道交通4号线xx段、苏震桃一级公路南段开工建设,常嘉高速xx段正式启动,东西快速干线完成线位设计和项目公司组建。区域供水第二水厂建成通水,铺设污水管网99公里,完成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62个,新增人防设施7万平方米。加快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全年新增主变容量104.3万千伏安。总投资2.5亿元的城市光网建设快速推进,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70%。公共自行车站点已达98个,投放自行车1500辆。苏松线公交正式投入运营,实现与苏州公交对接。新增、调整公交线路52条,镇村公交通达率保持100%。松陵城区老城改造有序推进,仲英大道、鲈乡南路、吴模路、江厍路道路及立面、节点改造完工,城区农贸市场、老小区改造建设顺利。
“满意城管”精心打造。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实现24小时服务。扎实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16%,综合减量率达到21%。实施城区主要路口节点优化改造和景观园艺化改造,完善城区主要景观大道和标志性建筑物灯光亮化美化工程。绿化工作全面铺开,城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270万平方米。城区4条河道完成整治,建设生态护坡1700米,疏浚土方25000立方米。完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工作,同里镇获得“国家园林城镇”称号。
(四)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展现新面貌
城乡一体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农业总收入58亿元,增长4.9%。高标准建设同里现代农业、横扇科技农业、平望高效农业、七都特种水产等四大重点农业园区,全面完成4.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农村水利建设投资3.2亿元,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开展抛荒地复垦复绿,林木覆盖率位列苏州第一。率先在苏州大市实施快艇规范管理。为农服务标准化建设全省领先,粮食低温烘干实现镇(区)全覆盖。同里北联村被授予“省现代农业示范村”称号。加快推进城乡“三集中”工作,全年新增搬迁集居农户1000户,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率超过50%。城镇安置公寓房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建成安置公寓房343万平方米,在建174万平方米。开展第六轮城乡统筹挂钩扶持工作,各挂钩扶持单位已投入资金1208万元。全年新增各类经营性物业35万平方米,村级可支配收入增长23.6%。
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村庄环境整治“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总体目标,坚持“点线结合、以线带点、以点促面”的基本思路,紧扣分类标准,因地制宜、把握节点,全面开展垃圾清理、道路修整、河道池塘疏浚、植树绿化等整治活动,投入整治资金5.6亿元,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共创建二星、三星康居自然村384个,疏浚河道252条、256公里,完成8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2个苏州市级绿化示范村建设任务。
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新改善。统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612”推进行动,建立6大体系,实施10大专项行动,重点打造20个亮点工程。狠抓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耗,完成19项减排工程、53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关闭32家小化工企业。深入实施“五铁一号”、双百日环保执法行动,启动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利剑行动”,一批违法违规小企业、小作坊被查处、关闭。xx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盛虹集团获评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重要窗口地带村庄绿化显著改善,新增绿化面积3.6万亩。实施湖泊保护工程,加强河道生态治理,加大水源地、水功能区环境保护力度,饮用水源地和小康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江浙交界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五)社会建设以人为本再上新水平
基本现代化进程加快。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为标准,结合xx实际,制定明确目标,把握工作重点,狠抓推进落实,不断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对照省现代化指标体系,xx已有26个指标实现程度达到或超过80%,其中13个指标达到或超过100%,综合得分90.55分,牢牢站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方阵”。加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宣传力度,编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乐居xx》宣传册和《xx市市民文明手册》,在全区开展“决胜现代化,文明在xx”系列活动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00元,分别增长15.1%和16.3%。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以下。推进农保、土保向城保并轨,共完成并轨6.5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80元/月,老年居民和被征地农民基础性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80元/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600元/年。设立2500万元医疗再救助资金,对特定人员特殊疾病实施再救助制度。净增住房公积金正常缴存3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9 户。福利彩票销售3.5亿元,募集善款8500万,减免殡葬基本服务费800万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500万元。新增养老机构6家,床位1073张。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基础教育获得优质均衡发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87辆新校车投入运营,开辟接送线路153条,服务小学生近7000人。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二以上上线人数达1918人。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落户我区,xx中学、同里中学易地新建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震泽实验小学东校区建成使用。苏州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晋升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四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创新与示范”项目成为我区第三个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天安行动”,初步建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国家首批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创建成功、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区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盛泽医院创建成三级医院,震泽医院创建成二级医院,康复医院、第五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顺利。全年无偿献血超过1万人次。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年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首次承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xx站)。区科学育儿中心正式启用,承担国家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基本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成为省首批“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示范市”。
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各类文明创建工作。注册成立区志愿者总会,评选出100名xx优秀市民,9人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市民标兵,xx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增至7人,城市文明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微文明”正在成为xx社会新风尚。成功举办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江南何处好,乐居在xx”全国摄影大展、第24届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xx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城市形象宣传片登陆央视,完成《xx纪事》编撰工作。加快二轮修志进度,《xx市志》通过苏州市评审。xx被授予“中国散文之乡”称号。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扎实推进四项排查工作,深化“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开展对全社会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进行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被确定为全国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获评省平安县(市)、省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及省信访绩效考核优秀单位,震泽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认真细致地做好十八大信访和安保工作。25个社会管理创新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启动以“1+x”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技防城”建设,完成22个农民动迁小区和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技防建设。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扎实推进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区镇两级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各类调解对接机制。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效显著,申报6家省级以上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强化价格调控,全区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抗击11号强台风“海葵”取得胜利。积极建设城乡和谐社区,开展“政社互动”试点,基层民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成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六)政府服务创新提升开启新征程
&
2013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3-01-22 12:52:34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041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