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二)产业振兴四大工程全面展开(三)城乡建设大步跨越(四)开放创新强势突破(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六)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七)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重点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二)科学有序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三)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坚持不懈地改善生态环境(五)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六)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七)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在中共xx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xx”奋斗目标,稳增长强产业、抓创新增优势、重统筹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120.2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增长2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55.2:34。粮食生产克服洪涝灾害影响实现“十连增”,总产达到162.8亿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新增蔬菜面积24万亩、经济林9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0处。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1250亿元、利税720亿元、利润410亿元,分别增长19.3%、22.3%和24%,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0%。服务业加快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0亿元,增长15%,东北城、欢乐世界、黄河故道温泉度假村等一批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项目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兴增长点。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顺利实施,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乐陵、武城等9个县(市、区)增幅超过30%,县级综合实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二)产业振兴四大工程全面展开。坚定不移地以大招商推进产业大发展,市政府领导成员带头,强力推行“二八律”,主要精力用于外出招商、引进项目。全年走出去、请进来2100批次,组织招商活动120次,与200多家中央企业、知名龙头企业、重点行业协会、著名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宣传了xx环境,聚集了招商资源,锻炼了干部队伍,创造了产业发展新优势。 13个产业共签约项目379个,占总签约项目的91%;完成投资82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8.6%,“10+3”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支撑全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各县(市、区)立足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聚集度、工作集中度明显提高。扎实推进“1351”大企业培植计划,突出“两手抓”:一手抓运行,全力保资金链条、保优质产能,确保骨干企业健康稳定运行;一手抓培植,出台16条扶持政策,建立包扶挂职制度,制定个性化培植方案,力促优质企业快速发展。百家重点培植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过百亿元、过50亿元、过30亿元、过10亿元的分别达到2家、11家、19家和40家。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4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9%。高效推进大项目建设,完善落地流程,优化建设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力促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全市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72个,总投资2016亿元,红星美凯龙、华嬉园、蓝天广场、北车装备、和胜家电等422个重大招商项目开工建设。 10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2亿元,宝雅汽车、华鲁恒升扩产、玲珑轮胎、联化科技等62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集中力量推进大平台建设,建成高铁新区 “六纵五横”、生态片区 “三纵一横”主干道, 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实现路网一次成形,管网全面配套,绿化一步到位。对产业园区内83个村庄实施综合整治改造,启动建设9个集中安置社区。市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陵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125万元;加快发展配套型、加工型、服务型企业,新增个体工商户2.6万户、私营企业3139家、从业人员9.6万人,成为实体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力量。
(三)城乡建设大步跨越。过去的一年,是大投入、大建设、大变化的一年。中心城区大会战取得重大突破。规划建成77公里的大外环快速通道,打通了串联三区的16条主干道路,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到280平方公里,搭建起跨越发展的大框架。实施 “四供两排”等城建项目6大类83个,完成投资180亿元,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60万平方米,城市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调整理顺城管体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县城提质扩容全面展开。禹城、齐河、临邑、武城等县 (市)加快新区建设, 10个县级主体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2亿元,新拓展城市空间78.6平方公里。两区同建扎实推进。市县两级统筹规划,乡村干部奋战一线,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建成和在建农村社区378个、 1400万平方米, 10万农户入住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启动建设产业园区876个,流转土地50万亩, 30万农民就近就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德滨高速建成通车,邯济复线、德大铁路、济乐高速、南水北调xx段加快实施,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000公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国先进。
(四)开放创新强势突破。坚持用开放的胸怀广借外力,用创新的办法破解瓶颈。大力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制定扶持金融业发展24条意见,新增各类金融机构43家,交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威海商业银行落户xx;全力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年活动,不良贷款额度大幅压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直接融资150亿元,新增间接上市和挂牌企业22家;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55亿元,同比多增89亿元,金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把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作为补充地方财力的重要途径,共到位各类无偿资金131亿元,增强了促进发展能力。坚持把引进外部力量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高铁新区、生态片区、 “三河六岸”等重大规划均聘请国内名院大家编制,实现了规划的高起点、高层次;大路网、大社区等重大工程采用bt等方式引入外地建设主体,既引进了资金和人才,又引进了先进的投融资理念和管理模式。外经外贸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29.1亿美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10%。区域合作日益深化,黄三角开发进程加快,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庆云红云高新区建设扎实推进。资本交易大会、太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富有成效,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组织实施城乡大绿化,重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和沿河沿路生态廊道系统,新植树427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1.5%。中心城区大绿化新增绿量大、栽植标准高、景观效果好,完成基础土方510万方,种植乔木341万株、灌木414万株,改造绿化面积194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 8个县 (市、区)建成人工湿地, 40家企业完成治污工程改造, 16家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 5条主要河流稳定实现v类水质目标,顺利通过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验收。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 23家热电企业建成脱硫工程,pm2.5和大气能见度自动监测系统正式运行。节能减排均衡推进,淘汰落后生产线30条、设备1700台 (套),万元gdp能耗下降3.75%,cod、二氧化硫减排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六)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年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145.6亿元,增长28.3%,占财政总支出的60.1%。城乡就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达到6万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新建农村中小学楼房校舍39.7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6所,补充教师1715人,高考取得好成绩,成为全国首个师德建设示范基地,xx学院东扩工程开工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6.8%,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36万人,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征缴社会保险基金5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74万名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6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月人均增加208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农村五保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和3000元。开工建设保障房20061套,竣工12785套,更多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文化惠民工程步伐加快,市博物馆开馆运行,xx大剧院、档案馆主体竣工,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村文体大院和社区文体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十艺节”筹办工作进展顺利,文艺作品创作成绩突出;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等任务全面完成;全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平安xx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信访和治保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十八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成效明显,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史志、工商、质监、气象、打私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七)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开通“12345”市民热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需,共受理群众诉求53万件,社会满意率95.5%,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强化市政务服务中心职能,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运行规范化、保障高效化, 107个部门的658项行政事项进驻,共办理服务事项130万件,群众办事省心、省力、省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保廉提效工作,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同步提升。规范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公开交易、阳光操作,完成交易项目330余件、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实现了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保值增值。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716件,办结率100%,政府为民服务、依法办事、廉洁勤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实干、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德部队官兵,向中央、省驻德单位,向所有关
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13-01-22 12:51:4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3041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