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党建调研报告
街道办事处地处市区“窗口”地带,具有重要场所多,外来流动人口多,宾馆酒店多,社情复杂的特点。做好街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3 0个党小组,辖区单位党组织7 6个,党员总数3 5 6 1名。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以抓在职党员责任感、无职党员归属感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活动要求,以搭建一个平台、完善两个网络、丰富三个载体、弘扬“四个我是”(一二三四工作法)为抓手,不断强化党员“奉献、责任、担当、激情”意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较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同心、同力的格局,积极推动了街道“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街道大工委格局
按照打造“大工委制”党建工作格局的思路,街道党工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为召集人,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的街道党建工作联席会,具体负责街道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划。绘制了街道党建工作“大工委制”网络图,分社区、非公经济、辖区单位等六大块,分别由一名党员科级干部分包和联系。街道党建工作联席会每月召开一次,街道各级党组织书记或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党建工作,交流工作的方法,发现好的典型,解决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重点。通过联席会,安李支线党委和火车站党总支就街道经济工作给予了政策上、信息上大力支持;汽车中心站党支部就“我为旅客服务一日活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人民医院党委提出了近期要为党员楼长义诊的工作安排;北关派出所党委就非法集资政策解答工作预安排培训街道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二、完善两个网络,推动街道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建立党建信息网络,强化街道党建信息化管理
按照“网格化”管理和党建信息集中化管理原则,街道党工委广泛收集信息,以电脑软件为支撑,建立了以街道工委为中心,各党总支、支部为节点,党小组为分支,党员楼院长为触角,社区每个党员为枝叶的网格化信息管理机制。每个党总支、支部有街道党员班子成员分包联系,每个党小组由支部委员和办事处在职党员分包和联系,每个楼院由社区在职党员分包和联系,各自负责指导本分包联系点的党建工作,参与各项活动;每一个层级,都有直观而全面的党组织信息和党员个人信息:下设党组织数,党组织负责人,开展活动情况,党员总数,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在职情况、有何特长等。只要一键,就可了解街道党建各方面信息,如有突发事件或想了解某个楼院情况时,街道党工委和各(总)支部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掌握信息,实现全覆盖式管理。街道495名自管党员和36个单位党组织全部覆盖其中。
(二)开通党建网络平台,强化党员互动沟通
借助中国殷商网,开通了街道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涵盖了党建理论教育、党员服务、工委文件、工作通报、流动党员信箱、党建活动等方面内容,指派专人随时维护更新,组织党员互动,网上解答党员咨询,实现与街道党建工作同步。不管是街道行动不便党员还是外出流动党员,随时可以了解街道党建工作,参与街道党建活动,确保了党员外出不失去组织联系,不缺失党性教育,不淡化党员观念,形成了跨越空间的街道“党员之家”。通过党建工作平台共收集各类咨询91人次。
三、丰富三个载体,增强街道党建工作活力
(一)开展量化评比竞赛活动,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感
为加强街道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在街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街道上下创先争优,街道工委在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在职党员中开展了“街道党组织、党员量化评比竞赛”活动,制作了党员量化评比一览表,制定了党组织、党员量化评比考核细则,采取一月一评定、两个月一座谈,一季度一讲评、半年一述职、年终一表彰的“五个一”形式,从本职工作、工作创新、为民服务、模范作用四个方面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根据党组织、党员综合量化评定情况,分优秀(5分)、良好(3分)、一般(2分)、较差(0分)四个层级进行评分排名,每季度综合排名前3名的,给予50元物质奖励;全年综合排名前3名的,给予500物质奖励;对于全年综合排名前三名的,在干部任用上、职工优秀等次上、评先评优上优先考虑推荐;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两位的通报批评并由支部书记进行约谈。设立了党员先锋流动红旗和流动岗,街道分别制作五面党员流动红旗和流动岗牌,每月评定流动一次,展现先进党员的光辉风采,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责任、担当氛围。活动开展以
办事处党建调研报告
本文2013-01-06 16:01:3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