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站段机关效能督查应树立四种理念溯源治本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2-12-21浏览:2152下载282次收藏

        效能督查是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保证。对如何抓实站段机关效能督查,使之能切实促进机关人员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有效作为,保证工作效果,目前各单位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但从了解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是重表轻里。关系效能情况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风与效率情况;二是能力与作为情况。实践中,多数单位重查相对表象性的作风与效率,对不好量化评价、但更具有核心意义的能力与作为情况的督查分析,未予足够重视。比如:较多单位的督查或是通过建立工作定量管理方法,分析机关人员深入现场的次数和问题发现数;或通过建立督办工作制度和阶段性工作检查制度,查看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时效情况;或通过建立测评制度和效能投诉制度,核查机关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态度,均较少从职责履行好不好的角度出发对效能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分析,个别单位的效能督查甚至只查机关人员的劳动纪律。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改进作风,但不能有效促进整体提高效能,且容易产生新的形式主义,比如:问题发现数每人定量是3个,但现实有10个问题需认真查找,有关人员查到3个完成了任务,另有7个可能就不再查,因为已不会受到考核。  

      二是重末轻源。管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在政策出台的源头就产生了,但多数日常效能督查对机关部门源头性的工作质量情况很少从开始就予以关注,大部分是发生严重事故时才会倒查源头管理是否出了问题,再相应进行问责。甚至在问责时也仅停留在经济考核层面,而没有对源头效能建设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很多管理问题是因为制度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但督查时多数是发生责任事故后才进行分析,且究责上对此不是十分重视。  

       三是重结果轻过程。部分单位的效能督查主要是采取年终生产经营责任制考核评价、年度管理人员综合绩效考评方式进行,或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事故问责分析方式进行,基本上均是在一定较长时间周期后才对结果情况予以评价,对日常履职过程中的能力与作为情况、作风与效率情况未予督查。  

   

      产生以上督查工作现象的原因较复杂,浅层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专业不熟难开展。一个站段机关有财务、人事、生产、教育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专业不一,督查人员专业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查其人员履职能力、履职情况无从着手,所以只好查一些表象性的效能情况。  

      二是督查标准难量化。对关系效能的作风与效率情况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把握,但对关系效能的能力与作为情况的督查标准较难科学地量化界定。  

      三是力量不足难深入。站段机关的效能督查一般是由纪委牵头开展,效能办成员一般由多个部门人员兼职组成,组织结构较为松散,人员经常因其岗位本身职责工作影响,没有更多精力投入效能督查工作,无法对督查工作进行有效跟踪分析。  

     产生以上督查工作现象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对效能建设的定位不足:或把效能等同于工作作风,或未认真思考如何有效督查关系效能的能力与作为情况。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效能督查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理想。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确保效能督查工作抓到实处,笔者在实践中感到,应从效能建设的最初目的定位入手,寻找有效的指导理念,进行溯源治本。具体方法有待共同探索实践,但个人认为,应先树立以下四种理念,运用各种信息和方法,开展信息收集、核实和分析式督查:  

      一是在政策管理上,应树立下级是上级客户的理念,运用基层单位反映的信息抓督查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站段机关效能督查应树立四种理念溯源治本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