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某县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12-03浏览:2485下载244次收藏

2012年某县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
 
组织工作担负着为党的事业选干部、聚人才、打基础的重要职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真正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和战略任务。近年来,xx县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提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可度、提高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信任度、提高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为目标,找准差距,强化措施,就巩固和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做出了一些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一是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和满意度,2008年我县在全市首先实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由全委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在近一年内新提拔的部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经过评议和测评,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93.3%;对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方面满意度为100%;对7名新提拔的干部测评优秀率为27.08%,称职率为68.13%,基本称职率为3.9%。二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力度。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识人用人视野,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提高选拔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在2008年面向全市公开选拔县人民医院院长的基础上,2010年面向社会公开选拔9名副科级干部,有120人报名,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有26人进入组织考察阶段。三是从严管理干部。突出加强对干部的日常考核,考核既注重“实绩”,也注重“显绩”,既注重干部“八小时之内”,也注重“八小时之外”,采取多种方式,随时了解掌握干部在平时工作中的表现,全面真实掌握干部日常工作情况,并实行重点部门、重点工作点评通报制,及时掌握纪检反映、人大评议、政协舆情、两办督查、审计统计等结果。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在“两代表一委员”或社区、村无职党员中聘请干部监督员,邀请干部监督员全程监督干部选任工作、列席基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

  (二)抓好基层,夯实基础,提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可度。一是着眼于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壮大党的力量,培养素质优良的基层党员队伍。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党员50人以上的25个村成立党总支,有101个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在5个新社会组织和2个产业链上成立党支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7.2%;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从2010年1月起,村党组织书记、主任每月的固定补贴提高到1100元,副书记、副主任及武装干事提高到900元;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对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的村干部分职务奖励400至1000元;建立村干部离任补偿机制。对担任村干部未满25周年,在换届中落选或辞职的村干部按职务高低发放800元至1200元的离任补贴。对连续担任村干部25至29年、30至34年和35年以上,离任后每月分别按原任职时固定补贴的80%、90%、95%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养老保障金;着力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010年上半年,县委党校共举办3期村干部培训班,培训村干部144人,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104人;组织68人次的村干部到昆明、临沧、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参观考察学习。二是着眼于开展工作有场所、发挥作用有平台,建设标准规范的基本阵地。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综合利用的思路,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新建了3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配备了办公桌椅、会议室桌椅、场所牌子、黑板、电视机和电视柜等办公设备。完成了24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和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9个。农民服务站点建设成效明显,全县累计投入站点建设资金27.5万元,实现了全县7个乡(镇)36个村农民服务站(点)建设全覆盖。2009年以来,全县农民服务站点共接待党员群众4370人次,答复群众咨询2100余件,调解纠纷115件,完成代办事项320件。三是着眼于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巩固工作成果,建立科学管用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推行“抓书记、书记抓”的党建工作理念,努力营造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建立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年初,县委与各党委签订了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党委与下属党组织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年度工作实绩评定的主要内容。抓实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了《农村“三培养”工作考核制度》、《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基层讲党课制度》等22项规章制度,编印了700份《xx县村级党建工作制度》手册,分发到全县各个党小组。四是着眼于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开展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以“xx先锋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以“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创造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xx先锋行动”,着力实施“堡垒坚固、素质提升、文明进步、科技孵化、产业富民”等五大工程,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以理民情、化民怨、解民困为重点,明确责任区,下派人民勤务员。广大人民勤务员理顺责任区发展思路88条,做实事、办好事204件,督促项目建设48个,组织教育培训4805人次,法律法规宣传450多场次,参加35754人次,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6起,化解68件,矛盾化解率达89??5%。搭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大舞台。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三培双带”、党员联系贫困户等创建活动,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370人,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247人,将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454人;参与“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的农村党员有466名。五是着眼于工作能够正常运转、活力能够长久保持,完善必要可靠的基本保障。加大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确保村干部固定补贴的基础上,2010年县财政预算党建经费100万元。同时,不断增加村级办公经费的投入,从2010年开始,每年由县财政解决每个村2万元的工作经费。发挥留存党费的调剂补充作用。从2009年起,每名农村党员每年补助教育培训经费60元(其中县管党费补助10元)。2010年上半年,对60岁以上的396名老党员发放关爱资金11.268万元。“春节”、“七一”期间,共走访慰问老干部和困难党员群众657人,发放慰问金8.3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县属单位每年至少为扶贫挂钩村解决5000元的集体经济发展经费。制定扶持政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茶产业规模在200亩以上的,成活后县财政每株补助0??12元,建盖茶叶初制所的根据种植面积补助2至5万元,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每个补助3000元,发展竹产业的成活后每株补助6至10元,发展林产业的享受中低产林改造每亩120元的补助。
(三)从严治部,树立形象,着力提高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信任度。一是强化学习严管理。通过举办组工干部培训班、安排跟班学习、参与中心工作等方式,着力提升组工干部政策运用、知人善任、创新创优等能力,促进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上半年,共安排4名组工干部到省、市参加培训,组织8名组工干部到上海、广西、海南等地参观学习,增长视野。二是开门纳谏找差距。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中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发出调查表330份,收回3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2年某县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