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赴某市考察法治创建的调研报告
为争创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充分借鉴****市在法治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于2012年11月7日,由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依法治市办主任****带队赴****市现场学习考察。考察组在****听取法治创建经验介绍、座谈交流、观看法治创建专题片、现场观摩法治创建示范点。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考察组成员普遍认为收获颇丰,****市法治创建工作有许多值得我市学习借鉴。现将考察中了解的有关情况和我们的几点思考报告如下。
一、****市法治创建的基本情况
素有“****”美誉的****市地处****,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总人口141.21万。多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创建全省首批法治县(市)、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市、区)目标,坚持打基础、攻难点、抓创新、求实效,法治创建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012年被表彰为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
二、****市法治创建的经验做法
(一)抓“提升”。具体按三个层次:一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意识提升。该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法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从2008年起,开通网上学法平台,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卡、网、栏、课”学法套餐立体化学法,建立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市政府常委会议学法制度,通过讲座、条文、测试等形式,鼓励领导干部学法,并把学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全覆盖。完善领导干部述法考评机制。率先在全国建立领导干部述法考评机制,由法宣室、组织部、纪委、人社局协调组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提升,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推动了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执政行政行为的法治化。二是公职人员依法履职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度、培训、考核“三措并举”,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建立完善公务员考核体系,把接受继续教育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把法律知识培训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凡是培训不合格的,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要求公职人员必须按照市规定的要求登录网上学法平台,接受培训和测试。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实体化运作的镇法制办公室,配备法制员(专项编制),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提供法治辅政,为公职人员依法履职提供法律咨询,为百姓依法维权提供法律服务。三是普通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创造性的在全市开展“公民法治驿站”工程,在科学定位、加强引导服务的基础上,创新了“人员来源于民、平台服务于民、运行植根于民”的运行模式,全市358个驿站覆盖了全市乡村社区、工业园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该做法已经在全省推广,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上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通过《法治****》、《****政法网》、《普法网》开展普法宣传,网上点击率、学法覆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形成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维权循法的良好格局,被表彰为全省新闻出版先进单位和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二)抓规范。一是决策的规范。健全完善《重大决策行为规程》等制度,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实行“事前法律把关、组织听证论证、决策广开言路、执行公示公开、定期评估反馈”,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100%;发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法治建设提出议案和提案,推行“激励式献策、跟踪式督办、展示式提升”,提高“两案”提交数量和办理质量,提案办结率、办复满意率均达99%以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拔典型做法被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批示肯定。二是行为的规范。在行政权方面,投资1500万元全面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建立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提示制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制,一审案件出庭率和涉府行政案件行政负责人出庭率均达100%,无行政复议撤销变更案件。建立公权失信问责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在司法权方面,强化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公开警务、检务、审务,实施党委部门组团、政法机关组队、基层站所组员“三线式”的监督巡视,执法督查评议被江苏政法转发。连续20年命案全破,市公安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局、全省执法示范单位;市法院创新执行工作机制,被评为省廉政文化
2012年赴某市考察法治创建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2-11-29 09:13:4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