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某县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也呈现出日益严重化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患者及家属采取非正常途径处理纠纷的事件也频频出现,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从源头上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和妥善处理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就这一课题开展了认真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材料整理如下。
一、近年来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
201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医患纠纷5起,其中,2011年28起;2010年20起;2009年14起。四年来,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46起,占医患纠纷总数的68.66%。其中,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27起,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15起,100人以上的4起。
从我县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总体情况看,其主要直接诱是:抢救无效死亡、孕妇分娩、治疗无效死亡、药物过敏、因治疗后残疾或损伤、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或疾病、其他等。2009年至2012年9月,因治疗无效死亡引发22起,因孕妇分娩引发6起,因抢救无效死亡引发2起,因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或疾病引发12起,因治疗后残疾或损伤引发2起,引发原因不明的2起。
从赔偿金额来看,2009年至2012年9月,全县发生的67起医患纠纷中,赔偿金额在1万元以下(含1万元)的共12起,占26.86%;赔偿金额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的共23起,占17.91%;赔偿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共11起,占16.42%;要求免费治疗的共3起,占4.47%;其他的共18起,占34.32%。
二、近年来我县医患纠纷及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综合以上基本情况,从2009年至2012年9月我县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看,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以上数据,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县分别发生医患纠纷14起、20起、28起,逐年上升态势明显。
(二)医患纠纷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新燃点”。从数据分析来看,2009年至2011年,全县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高达46起,占医患纠纷总数的68.65%。
(三)赔偿逐年上升。从赔偿的数额来看,2009年全县医疗机构在各类医患纠纷中赔偿患者、死者亲属的现金或免除的治疗费用合计为24余万元;2010年达36万余元;2011年已高达77万余元。
(四)规模逐年上升。2009年,各类医患纠纷的参与人数500余人次;2010年达650余人次;2011年参与人数则已达1000余人次,参与规模呈逐年上升态势。
(五)群体性事件以中、小规模为主。2009年至2012年9月,全县因医患纠纷发生的46起群体性事件,其中参与人数在10人至50人之间的共27起,占总数的56.25%。
(六)方式愈演愈烈。从全县2009年至2012年9月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分析,参与者采取的方式已从原来的聚集示威逐步向围堵医院、扰乱办公秩序、医患双方发生正面冲突、冲砸医院设施、抬尸要挟等方式转变,方式愈演愈烈。
(七)患方“医闹”和医方“花钱息事”。在2009年至2012年9月全县发生的67起医患纠纷中,绝大多数患方采取了“不鉴定、不尸检、闹事”的态度向医院施加压力,从而达到自身目的的实现。在此情况下,医方往往又采取“花钱息事”的态度,通过各种途径,多法齐用,来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同其进行“价格谈判”,在双方达成共识后,协议解决。
三、近年来我县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2009年至2012年9月,全县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患方都是以医疗事故为由采取非正常方式向医方索赔,但从总体情况看,其中绝大多数不属于法定医疗事故。总体来说,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院方责任,又有患方责任,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服务因素。由于院方
2012年某县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问题调研报告
本文2012-11-29 08:49:2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2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