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工商联第八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2-10-22浏览:2840下载294次收藏

积极履行职能   服务发展大局  

为实现全县经济率先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民勤县工商业联合会(民间商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2年6月9日)  

   

各位代表:  

  我受民勤县工商业联合会(民间商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并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创新思路、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工商联工作探索路子、完善职能、开拓进取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和县委统战部的指导帮助下,县工商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实施“三大战略”,培育壮大四大产业的思路,按照“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和“以会员为本、以服务立会”的工作原则,认真落实《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优势,积极履行“桥梁纽带、参谋助手”的职能,抢抓发展机遇,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载体,为促进民勤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年来,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协调和推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银企对接、融资担保、维权服务等工作,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按照“两个健康”的要求快速发展,呈现出比重持续上升,就业不断扩大,税收逐步增加的良好态势。一是非公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登记非公经济组织9540户,非公经济组织中私营企业435户,从业人员12400人,注册资金 1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5亿元;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8882户,从业人员2.65万人,注册资金3.5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23户,入社成员1.5万人,注册资金1亿元。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项共计注册资金16.37亿元,从业人员3.89万人,上缴税金1.1亿元,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5.94亿元,占gdp比重6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9亿元。二是非公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县非公经济结合民勤资源优势,逐步建成了矿产开采、房产建筑、葡萄酒业、生物科技、农畜产品加工、环保节能等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形成了涉足各行各业和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三是非公企业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广大非公企业在逐步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努力在“提质量、创品牌、增效益”上做文章,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入手,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特色产业品牌的研发力度,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继2008年甘肃敬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部人”商标成为全县首件“甘肃省著名商标”后,2009年、2010年 “腾格里”“三开”“永和祥”三件商标相继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1年甘肃永和祥食品有限公司(永和祥)获得甘肃名牌产品称号,民勤县全盛永泰农业有限公司(全盛)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称号。四是非公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明显。部分非公经济企业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至目前,全县非公企业中销售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7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个。  

二、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工商联的一项重要职责。工作中,我们注重在搞好服务中加强引导教育,在引导教育中加强团结服务,点面结合,寓教于乐,开展各种活动,树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明礼守信、依法经营、致富思源、服务社会,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新风尚。五年来,以各类大型纪念活动为载体,组织非公企业参加市上开展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民营企业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结合全县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先争优”等活动,组织非公企业参加市工商联举行的庆祝“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活动,民勤共有20多家非公经济企业参加;组织非公经济企业代表队参加了全县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篮球比赛项目。切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待遇推荐工作,止2011年底,全县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市人大代表7名,县人大代表12名,市政协委员5名,县政协常委1名,委员18名,市工商联常委4名,市工商联兼职副主席2名。  

三、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为县委政府当好非公经济发展的参谋助手。  

以改善发展环境、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等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努力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五年来,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专题调研8次,形成了《民勤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民勤县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服务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作》等调研报告8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调研活动中,及时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与国土、环保等部门协调、沟通,解决了部分企业用地、用水、道路及项目申报等实际问题,体现了“亲商、爱商、护商、扶商”的本色,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以来,先后就全县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就民营企业用工、光彩事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行业商会建设及主管部门服务等问题开展座谈和调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组织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年在全县人大政协两会上产生议案、提案、建议等30多件,内容涉及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非公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两会”上的发言、提案、议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和参考依据,在民勤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投身于全县经济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光彩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支持设施农牧业,推广生产新技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农牧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非公经济企业紧紧依托农业资源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步伐,有效提高了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延伸了产业链条。2011年,全县非公经济上缴税金1.1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6%,非公经济已成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县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达3.98万人,有力解决了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牢固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把光彩事业同扶贫攻坚、再就业工程、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五年来,随着非公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状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工商联的团结带领下,积极参与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定点帮扶、抗灾救灾等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60多万元。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我县发生的冰雹、特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中,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慷慨解囊、积极捐款捐物,充分发扬了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高尚风格。  

六、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工商联履行职能的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工商联第八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