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

栏目:规章制度发布:2012-08-01浏览:2497下载192次收藏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  

   

为深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成果,全面提升基层人口计生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抓得更好、群众更满意,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建设标准》,现就推进我镇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自治工作,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网络  

(一)村(居)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居)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村(居)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其他村(居)委成员、群众组织负责人担任成员。  

(二)村(居)计划生育办公室:设村(居)计生办主任,由村(居)计生专干担任,其他计生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设置。  

村(居)计生办主任原则上应为村(居)“两委”成员。  

村(居)计生办主任通过公开、公平竞争上岗等方式产生,村(居)计生办主任要以女性为主,初中以上文化,其中新上岗的村(居)计生办主任必须是高中及以上文化,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村(居)计生办主任的报酬不低于村(居)副职水平,按市、县有关规定落实,保证按月兑现,并同等享受社会保险、医疗等优惠待遇。  

总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居),配备2名计生专干。  

(三)村(居)计生协会:设会长[较大的村设副会长]、理事、秘书长、会员小组长等。  

1.建好理事会。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村(居)协会理事会成员5—7人,3000人以上的9-11人;吸收本村(居)青、妇、治保等群团及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德高望重的致富能人、计生积极分子参加。  

2.选(聘)好村(居)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秘书长。村(居)计划生育协会会长一般从村(居)两委成员中或从热爱协会工作、有奉献精神、能胜任工作的致富能人、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退离休工作人员中推选。秘书长一般由村(居)计生办主任兼任。  

3.建好会员活动小组。一般要求10名(左右)会员为一个会员活动小组,各小组推选1名有办事能力的人任组长。  

4.积极发展会员入会。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发展要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规定,由本人申请,经会员介绍,填写会员入会审批表,协会组织审批,发给本人会员证,建立会员档案,年终收取会费。   

二、阵地建设  

(一)计划生育办公室  

1.基本设施:设立单独的办公用房,配备办公桌、椅(凳)、计算机、资料橱(柜)及其他办公所需的物品。  

2.上墙内容:由各村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确定,以计生工作制度、行为规范为主。  

(二)计划生育服务室  

1.基本设施和设备:避孕药具柜或药具箱和展示板(展示和存储五种以上避孕节育药具实物,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避孕套、避孕药和节育器)、检查床。有条件的村(居)可增设妇科检查床和空气消毒设备。  

2.上墙内容: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药具知识挂图。  

(三)人口学校(应与人口文化大院统一规划,与其他党群活动场所合用)  

1.基本设施和设备: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桌、椅、黑板、图书角或图书柜(备有能满足育龄群众需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科普读物、法律法规等学习资料)。配备电视机、vcd、录放像机等电化教育设施,有条件的村(居)可配备触摸屏。  

2.上墙内容:  

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节选、《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节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节选;  

⑵人口学校制度、教学计划等。  

(四)协会办公室(与计生办合用)  

1.基本设施:配备办公桌、椅(凳)及其他办公所需的物品。  

2.上墙内容:《十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村(居)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协会工作网络图。  

3.会员之家:(可与人口学校合用)  

4.工作制度:  

⑴会员小组长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员小组长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理事会。  

⑵会员联系户制度。会员除自身带头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实现少生快富奔小康外,还要带动周围育龄群众实施上述任务,每个会员联系5—10户育龄群众。  

⑶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制度。协助村(居)两委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注意广泛听取和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村(居)党支部、村(居)民委员会反映。  

(4)流动人口协会建立与管理制度。注重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发挥计划生育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基本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宣传教育  

1.内容:突出政策咨询、法规宣传、健康指导、科普教育、维权服务等。  

2.形式:突出“十个一”宣传教育渗透工程。以信息关爱平台为主要载体,体现个性化、知识化、现代化特点,彻底解决流动人口时空分隔对宣传教育工作的制约问题。同时,根据群众需求采取集中授课、个别指导、上门宣传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3.基本要求:建有高标准的人口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规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