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衡阳市“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2-07-24浏览:2156下载230次收藏

一、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市现有各种规模休闲农业企业200余家。规模以上的(按省标准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面积100亩)休闲农业企业31家,省休闲农业协会会员单位21家,有省四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14家,酃湖水上度假中心被评为全省十佳休闲农庄。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人们拓展了更广阔的休闲空间,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经营形态多样化。我市休闲农业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已逐步形成具有高效农业、自然生态、自然资源,农业景观、农事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及乡村民俗传播,土菜文化等多种类型的新的产业雏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涌现出了以酃湖水上度假中心为代表的资源产业型农庄企业;以白鹭湖农业科技休闲园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型农庄企业;以花果山庄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传播与农事体验型农庄企业;以南岳红叶寨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型农庄企业;以常宁庙前财神苑和怡心园度假村为代表的自然、人文景观型农庄企业;以衡山九观湖休闲山庄和耒阳温泉山庄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型农庄企业;以衡东晓霞峰度假村为代表的土菜文化型农庄企业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企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2)投入主体多元化。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投入,除了农户个体投资或合股投资外,乡村集体经济、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和个私经营户等也开始投资休闲农业,并取得了丰厚的收益。白鹭湖农业科技休闲农庄,是由外资与内资联合投资开发的一个高科技企业。农庄面积6000亩,特种精品养殖业1100亩,其中娃娃鱼、中华鲟养殖技术全国领先。衡南县工联红色休闲,由村级集体资产投资兴建开发,现已成为我市红色教育、德育教育基地。酃湖水上度假中心是由国有资本投资开发,现已成为育种、繁殖、养鱼、钓鱼、吃鱼农业产业化(渔业产业化)的示范样板。花果山由民营资本建成,占地600亩,拥有清新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山村风情,现已成为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从目前我市休闲农业的投资构成来看,农民家庭投资占20 %,城镇资本占55 %,乡镇集体经济投资占5 %,龙头企业投资占10  %,其它占10%。正是由于这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我市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资源依托特色化。不破坏乡村的自然风貌,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是休闲农业的鲜明特色。这些特色资源既有大自然赐予的山水景观,又有历史传承的文化底蕴;既有传统农耕文化的印证,又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既有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又有特定历史人文积淀的古村落风情。这种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等多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不仅使地方特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而且使农村特有的文化生活、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风情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得以继承,并创造出具有特殊风格的农村文化,极大地增添了休闲农业的魅力。  

(4)经济效益显著化。我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长,但其所显示出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31家规模以上的休闲农庄企业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年营业额达16800万元,实现税收近2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800余人。今年仅“五一”黄金周,我市规模以上休闲农庄企业就接待客人20万人次,营业额1450万元,同时休闲农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促进农民的分工分业和实现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契机,更是农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  

(5)市场前景广阔化。休闲农业,适应了产业政策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求、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一开始,就彰显了很大的生命力,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纳入了省政府的工作平台。2006年我省成立了休闲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和高规格的省休闲农业协会,并出台了湘政办发[2006]57号《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文件,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原则,落实优惠政策,并将之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范围。市乡镇企业局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从2006年4月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市的休闲农业正朝着规范、扩容、提质等方向健康发展。可以说,建设好一个休闲农业企业,就是一项山清水秀的环保工程,就是一处新农村建设的美丽景观,就是一部现代农民的孵化器,就是一座弘扬民族文化的和谐庄园。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大有文章可作。  

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科学规划重视不够。二是档次不高,品味偏低。三是管理亟需规范。四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二、“十二五”休闲农业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编制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治文明、生产文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服务。  

2.编制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突出有序规范发展。  

2.坚持一产与二产、三产相结合,突出产业化经营。  

3.坚持休闲与旅游总体布局相结合,突出特色为主。  

4.坚持休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突出文化德育内涵。  

5.坚持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突出生态环保。  

3.编制依据  

衡阳市休闲农业规划的编制依据是:《衡阳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决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等国家、省、市相关休闲农业的政策、法律文件。  

4.规划期限  

2011—2015年  

 5.“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  

①总体要求。“十二五”是我市发展休闲农业黄金时期。按照湘政办发〔2006〕57号《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和市衡政办〔2007〕21号《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保障农民”的主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湖南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以省政府(2006年)57号文件和市政府办(2007年)21号文件为依据,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要求,认真调查、综合分析评价我市的农业自然资源,以大自然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体验民族民风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风情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和休闲场所,打造湖南休闲农业大市。使游览者和休闲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休闲者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实现农民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②发展目标。  

a.具体指标。“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收入年增长保持25% 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休闲农庄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总产值50亿元,规模以上休闲农庄达到500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0家,四星级休闲农庄80家,三星级休闲农庄200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0万人。  

b.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两个时段。
     c.规划的主要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休闲农庄建设年度指标,区域指标。      

三、“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的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  

(一)总体布局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一哄而上,无序竞争,千篇一律,要根据各地资源特色总体布局,即要大手笔,又不能违反市场客观经济规律。  

1.重点构筑星级休闲农业网络  

以现有200家规模休闲农庄为核心,按功能分类,逐步发展,扩建、组建休闲农业产业群,延伸产业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们的需要。到2015年,全市要形成休闲农业企业、休闲农业基地接待网点500家以上,日接待休闲人数10万人次,要形成以星级休闲农庄为领头的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产业群;使现代农业与休闲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使生态环境与休闲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使休闲人员与从业人员互相结合,共同提高。  

2.大力推进以龙头企业领头的产业链休闲  

要依托国、省、市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农业产业化与休闲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农业产业化经济效益新领域,开发休闲农业的新亮点:  

①以省级龙头企业“逢缘草艺”为依托,开发10万亩草席休闲系列产品。以店门镇为中心,布局绿浪摄影,草席培管互动线路,组建草席工艺博览,草席一条街,绿色草席讲座,草席成品销售中心,做好草席休闲产业。  

②以省级龙头企业“爱平集团”为依托,开发20万头牲猪规模养殖区休闲系列产品。以流霞镇为中心,布局现代高科技自动化养殖线路,组建原纯外血型牲猪饲养,名牌小猪饲养,宠物猪饲养,无抗饲料肉猪饲养,休闲参与基地,做好牲猪休闲产业。  

③以省级龙头企业“金拓天油茶”为依托,开发400万亩茶油基地休闲系列产品。以常宁、耒阳、衡东三县为中心,布局茶花观赏,高科技炼油工艺参观线路。组建油茶知识视频,油茶烹调食品参观、品尝,油茶精品销售中心,油茶栽培农艺活动中心,做好油茶休闲产业。  

④以省级龙头企业“金雁粮油”、“绿海米业”、“金鲲米业”、“金虎粮油”为依托,开发300万亩高效优质稻休闲系列产品。以衡东、耒阳、衡阳三个县为中心,布局早晚二季优质稻、超季稻种植及一次加工、二次加工线路。组建杂交稻、常规稻、超级稻现代化水稻产区,机械化作业区,组建10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10万吨饼干生产线、5万吨干式米粉生产线,水稻文化博物馆,(品种、营养、历史)糙米、钵子饭服务中心,做好优质稻休闲产业。  

⑤以省级龙头企业“天天见梳蓖”、“开福家俱”为依托,开发50万亩竹海休闲系列产品。以杨林四方山、常宁塔山、耒阳黄市为中心,步局竹林小径,竹艺观赏,竹文化千米长廊,竹饮食比赛,竹食品讲座,竹产品休闲购物中心,竹与名人荟翠,竹艺栽培互动,做好竹木休闲产业。  

⑥以省级龙头企业“怡绿茶叶”、“衡东藤茶”,“常宁苦丁茶”为依托,开发10万亩绿茶休闲系列产品。以南岳万亩云雾茶,杨桥金觉峰万亩藤茶,常宁西江苦丁茶为中心,布局茶艺研习所、茶园新庄、采茶中心、制作中心、茶道演艺、茶文化视频中心,做好茶叶休闲产业。  

⑦以五星级休闲农庄“酃湖水上度假中心”、“白鹭湖农业科技休闲园”为依托,开发绿色水产一体化休闲系列产品。以酃湖、白鹭湖为中心,布局野生珍稀动物观赏区,人与动物互动亲密接触区,高科技饲养参与区,水产品制作中心,水产品餐饮休闲中心,水产品营销中心,做好水产品休闲产业。  

⑧以衡南岐山,衡山紫金山,常宁天堂山,衡东四方山,衡阳九峰山,岣嵝峰为依托,开发大自然林业休闲系列产品。以岐山,紫金山,天堂山,四方山,九峰山,岣嵝峰为中心,布局因地制宜的自然休闲园,在保护原生态前提下,构建野外拓展,森林氧吧,森林自然浴,百鸟园,孔雀园,长寿健身中心,野外生态餐饮中心,做好山文化休闲产业。  

⑨以湘江、米水、中小型水库为依托,开发亲近自然水休闲系列产品。以米水甘溪—草市段,湘江大源渡、遥田两个大型水电站库区,以及29个中型水库,1500余个小型水库为中心,布局洣水浪漫风情游,急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衡阳市“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